2025毕业季 | 探索自己的人生效用函数:最优秀本科毕业生吴悠
人物简介
吴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21级本科生,平均绩点4.38/5.00,金融专业排名第一,中共预备党员,三年均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校级一等奖学金及院长奖学金,先后担任岭南学院学生校友协会部长、岭南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保研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项目。

构筑正外部性的核心变量
历经四轮木棉花开、黄葛落叶,枝蔓苍郁时,暴雨携着暑气再次倾倒这座城市,我明白夏日将至,本科四年句点将至。曾经,毕业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场华丽的仪式,望向身着学士服、手捧鲜花的学长学姐,我无比向往着属于自己的这一刻,但当离别真的来临,回望在康乐园的四年时光,却难说再见。
犹记初入岭院,在《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上,陈斯维老师讲解了“偏好”与“效用”。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经济学严谨的魅力,原来每个理性决策结果都能用模型抽象出来。
当时不由地突发奇想,在人生的逻辑下,尽管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与变量尚为模糊,但在有限的时间、精力等禀赋内,我们快速试错、一步步探索自己的人生效用函数,或许能在未来更笃定地做出选择,实现更大的效用。回首本科这四年,感谢中大与岭院给予的支持,让我在更广阔的平台中自由探索着自己的人生效用函数。
夯实效用最大化的能力根基
大类分流时,怀着对经济金融学科懵懂的兴趣,我坚定地将岭南学院作为我的第一志愿。这里高强度的课程让我既新奇又紧张,在暴雨中转场上课、在二教熬夜赶论文、在MBA楼顺pre口条已是日常。现在看来,那段心无旁骛的时光获得的沉淀弥足珍贵。
课堂内,老师们总能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引领我们建立系统的认知框架,并放眼现实,引导我们用经济学视角洞察“中国问题”。于我而言,每门专业课的思想都像一扇独特的观察窗口,让我得以用全新的视角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岭院老师们常在课程中布置一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任务,深入钻研、抽丝剥茧的过程非常有意思,机制设计课后和朋友们脑暴一小时新证法的兴奋,以及改了无数bug的机器学习代码在跨年夜终于跑起来的喜悦,至今难忘。
达利欧说:“把事情探究明白的能力,要比拥有如何做某件事的具体知识更重要。”在课外,我和同学们一起积极将所学付诸实践。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中,我幸运地取得了国家级二等奖的成绩。在连玉君老师的组会中,我获得了有素的科研训练,对经济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有了初步认识。在老师和组内师兄师姐的悉心指导下,从选题设计到实证行文,一次次突破瓶颈、打磨完善的毕业论文,最终获评院级优秀。
岭院“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让我有幸夯实一份坚实的专业基础,从而更有底气去实现自己效用的最大化。
构筑正外部性的核心变量
在岭院的四年中,“红灰精神”之传承维系令我深受触动。无论是学长学姐、校友前辈还是老师,即使面对我幼稚而愚蠢的问题,他们总倾囊相授,让我在升学、职业发展与生活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院训,我活跃于各组织的核心岗位,致力于创造一些正外部性,回报院校与社会。2023年学院“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中,我作为河源分队一员进行实地走访,体会脱贫攻坚政策下,包含公共利益的总体帕累托优化;在岭院学生会、岭院学生校友协会与中大青协,我担任“岭南杯”、“校友论坛”等省级院级核心活动的总PM,为校内外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碰撞搭建桥梁;在SCC俱乐部与学院的Peer Coach项目中,我为学弟学妹分享保研经验、提供辅导交流,助力他们打破信息差、向梦校冲刺。
累积超300小时的公益时背后,我更难能可贵的收获,是奉献带来的满足感与价值感,以及志同道合的友谊。我发觉到,创造正外部性正是我人生效用函数的核心变量。

探索自己的人生效用函数
学校里,少有人提起岭院时能不提“卷”字,21级学生更是其中特别的存在。当我的小作业以KB计,总有同学提交数百MB的压缩包;大作业截止前夕,并肩作战的组员们总能在一夜之间把我们的“单车变摩托”。在加入岭院后,我有时也会怀疑当初的选择,因为在优秀的同辈中,获取同等的成绩或许需要加倍努力。而后我才发现,岭院优秀的伙伴是弥足珍贵的资源。
岭院有太多种可能性,多元叙事中若是没有辨识自己的主线,就容易陷入焦虑的漩涡。人才济济的懿社中,有积极在资本市场实务探索的同学、有热爱经济学研究的同学、有全心奔赴基层实践的同学、也有在交叉学科找到热爱的同学……他们早早就坚定对自己效用更大的事业,锚定目标后就会最大化其进化,在每个赛道都做到拔尖。
与岭院优秀的伙伴们同行,我攀越了更陡峭的成长曲线,也在鼓励中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效用函数。在迷茫的时刻走在珠江畔与朋友们交流,收到的不只是鸡汤式的安慰,更多是分析问题如何解决的真诚建议。本科阶段,我参与了不少学工社团与科研竞赛,也在金融、咨询、互联网的不同岗位实习探索。当中遇到了不少挫败,但试错的价值在于,心中效用函数的形式与变量渐渐具象清晰。
何为“优秀”,标准并不唯一,各人自有定义。我坚信,懿社中眼里有光的每一位,未来定能在自己的天空熠熠生辉。离开母校后,希望我们能以更大的勇气面对未知,希望我们仍对自己绝对坚定、绝对真诚,希望我们都能探索自己的人生效用函数,一步步接近自己心中所爱,追求自己心中所想,去经历、去成长、去实现自己人生中的“大事”——我们终将回归自己的均值。
最后,感谢中大与岭院给予的广阔平台,感谢所有老师给予我们的谆谆教诲,感谢学长学姐、校友前辈们提供的帮助与鼓励,感谢懿社的大家并肩同行。书不尽言,来日光明,祝岭南学院越来越好,祝各位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