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毕业季 | 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最杰出本科毕业生段芊羽

发布人:陈菊红

人物简介

       段芊羽,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21级本科生,平均绩点4.35/5.00,经济学专业排名第二,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曾获得岭南学院优秀团支书,院长特别奖等荣誉,先后担任岭南学院学生工作部助理、2021级本科生年级长等职务,保研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务分析双硕士学位项目。

 

在经济学里看见世界的脉络

       在岭南学院学习的生活是快乐而充实的,现在的我也会时常怀念起大二大三时和岭院的同学们一起在MBA大楼和叶葆定堂上课的场景:我们用微观经济学的语言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又具体,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逼近真实世界的因果规律,在宏观经济学不同学派的思想碰撞中探索总量之谜,在国际经济学的课堂上讨论全球性议题......经济学赋予我理性的骨骼和思想的羽翼。感谢岭南学院每一位老师充满启发性的教学,让我的求知旅途充满收获与喜悦。

       除了学习常规的经济学课程外,我在大二时加入了学院的拔尖班。其实当时做出这个选择时我并没有过多地权衡利弊,只是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探索自己在科研道路的可能性,并且多修几门数学课。进入拔尖班后我加入了林建浩老师的课题组,开始接触前沿领域的文献,并最终在老师和同门师兄的指导下完成了工作论文和毕业论文。非常感谢林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无论是科研还是关于未来的规划,林老师总是鼓励我要不断思考,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也十分感谢樊嘉诚师兄和张一帆师兄,耐心地解答我的每一个问题,带着我逐字逐句地修改论文。

       大四上学期我有幸前往意大利博科尼大学进行交换。因为我之前一直读的是经济,所以在交换期间我更多选择了金融学相关的课程。博科尼的学生构成十分多元,在课堂上能够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老师们也会耐心地回应每一个同学的问题。虽然已经脱离了绩点的压力,但我仍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小组作业,最后我修读的课程也都取得了荣誉满分的成绩。在学业之余,我在课堂和生活中结交到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化身背包客探索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总体来说这段经历是我十分宝贵的回忆。

 

服务社会,传承岭南精神

       岭南学院“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培养理念深深影响着我。自大一起,我便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先后担任班级团支书、学工部助理、年级长等职务,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组织了首届“岭南杯”比赛。在为学院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我也提升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曾在23:00的学工部里一起打磨比赛策划的细节,如今也在毕业季的各项事务中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在大学四年里,岭院的师兄师姐给予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我深深感受到岭院同辈支持的精神力量,也一直希望将这份温暖与关怀传递下去。为此,我主动担任新生成长伙伴,并有幸成为peer coach的项目导师,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学习经验和成长经历,我也从他们身上收获了许多新的视角与启发。这并不只是帮助,更是在彼此交流间实现双向的成长。

拥抱人生的曲线

       我的大学生活有很多焦虑与迷茫的时刻,比如科研一直做不出理想的结果,比如在保研的过程中不断地怀疑自己。但正是这些在低谷期中向下扎根、用行动克服内心恐惧的经历,才塑造了如今的我。成长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当我真正认识到这个规律的必然性后,我也能够更加坦然地去应对困难。

       同时,我要感谢这一路上不断支持和鼓励我的家人、朋友和老师们。我时常会想起朱传奇老师在中宏最后一堂课上送给我们的话,“Still a long way to go, but you are already so far from where you used to be.” 我也很开心大学四年能够在广州度过,我爱这座城市的温润与务实,爱这里火红的木棉与苍劲的榕树,爱夏日的阳光与珠江的夜景。每当感到难过时,我会出来走走,或是尝尝好吃的粤菜,然后一边感慨于生命的美好,一边又重新拾起继续前进的勇气。

 

       最后,祝我的母校中山大学和岭南学院风华正茂、永续华章;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每一位懿社的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闪闪发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祝学弟学妹们在大学四年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诸位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