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前沿文献精读”第五期Workshop顺利举办
2022年6月27日,由岭南学院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组织的第五期“国际经济学前沿文献精读”Workshop在岭南堂顺利举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杭静助理教授从个人视角对“资源错配”(Resource Misallocation)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文献的综述分享。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鲁晓东教授主持,教研室副主任李兵副教授、占超群助理教授、郝彤彤助理教授、陈希路助理教授及岭院本硕博学生参加了活动。
杭静老师先介绍了本次分享主题的背景——富裕国家之所以比贫穷国家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是因为富国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且相比穷国国内的企业更能充分发挥潜力,穷国则因为未能有效发挥企业最大潜力而产生资源错配。进一步地,资源错配使得穷国企业关于投入量的决策并不是正确的,最终导致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

对资源错配进行量化有间接方法和直接方法两种。间接方法不关注资源错配的来源,只关心其总体影响,以及估计得到边际产品和总生产力损失。Hsieh and Klenow(2009, QJE)利用微观企业数据来估计资源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并被后续广泛使用。学者们通过单个生产单位利润函数的构建将国家宏观层面有效生产率分解成了四个部分:企业平均生产率、企业的多样性、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距以及企业能够把潜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本次会议还探讨了测量误差、动态资源错配、技术异质性(采用不同的生产函数)和研究对象是增加值还是总产出等方面的影响和处理办法;直接方法则专注于特定领域的资源错配。此外,杭静老师介绍了资源错配的众多来源:产品市场相关法律、劳动力市场监管、税法、土地制度、环境政策、政府采购、开放经济、人力资本等。总的来说,间接方法适用于估计政策的潜在效益并对其加以诊断,直接方法则适用于特定的政策分析。
本次会议主题前沿新颖,内容充实,与会师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
本次分享的主要文章来源:
(1)Hopenhayn, Hugo A. 2014. "Firms, Misallocation,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A Review." 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6(1), 735-70.
(2)Restuccia, Diego and Richard Rogerson. 2017. "The Causes and Costs of Misallo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1(3), 151-74.
(3)Restuccia, Diego and Richard Rogerson. 2013. "Mis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6, 1-10.
(4)Chang-Tai Hsieh,Peter J. Klenow. 2009."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4(4).
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简介
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成立于2022年1月,致力于发展成为岭南学院经济学科特色方向,主要开展与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对内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提供国家战略政策支持。
教研室现有成员11人:教授5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2人,博士后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具有海外访学及进修经历。教研室成员的研究领域涵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国际投资、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数字经济等。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国家自科、教育部及省重点项目,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等英文顶级期刊,部分成员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转型与经济开放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