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通信的差异化定价:来自中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理论与证据 | 微观经济与数字经济教研室学术研讨会

发布人:陈菊红

       2022年7月1日下午,岭南学院微观经济与数字经济教研室在岭南堂一楼汪道涵会议室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史册老师进行题为Differential Pricing for Internet Traffic: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ISP(互联网通信的差异化定价:来自中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理论与证据)的学术分享。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学院徐欣毅助理教授主持。

       史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数字经济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集中在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数字经济、新兴市场等应用微观经济学领域。研究课题涉及互联网平台、广告媒体及医药等产业。

       尽管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但人们对互联网流量的差异定价的福利影响知之甚少。史老师首先介绍了一个双边市场环境下差别定价的垄断模型,其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分别对内容提供商(CP)与互联网用户收取流量费用与网络接入费。其理论结果拓展了传统三级价格歧视/差别定价的分析,同时为实证分析作出了指引。利用我国某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月度交易数据,史老师进一步通过模型估计量化差别定价的福利影响。基于真实数据的分析表明,相较于统一定价,差别定价总体促进了用户端和内容提供端的福利水平;但在内容提供端,收益的增加集中在大型内容商,中小内容商的收益甚至有所下降。

       与会老师们与史册老师就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微观经济与数字经济教研室简介

建设目标及研究领域
       微观经济与数字经济教研室围绕岭南学院1+N重点建设的经济学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的目标,开展围绕微观经济学、数字经济与政策分析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覆盖博弈论理论和应用、市场与机制设计、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治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技术等,负责《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英)》《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前沿》《大数据管理》等本硕博核心课程,以及《生活中的机制设计》《行为与实验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等特色课程。

师资介绍
       教研室十分重视人才梯队搭建。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2人。教研室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有海外学习和访问经历。

研究成果
       教研室成员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前沿,曾在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China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教研室成员立足微观经济学研究前沿、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经济现象、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教研室成员曾获多项教学和科研奖励,如中国信息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岭南董事会杰出教学奖等。

       教研室成员主持完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特别委托课题研究多项,多项研究报告曾获得国家领导的重要批示。

科研平台
       本教研室可依托的平台有中山大学数字经济与政策研究院。教研室积极发挥科研平台作用,组织团队申报课题、组织学科领域论坛、工作坊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