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我院5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近日,中山大学2025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名单正式公布。岭南学院五个项目获批立项,涵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研究生全英文核心课程建设(《高级微观经济学Ⅱ》)、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数字经济学概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教学案例库)、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分别为林建浩教授、焦倩副教授、陈斯维副教授、曾燕教授、在读硕士研究生周赫杨。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级别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 | 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 | 林建浩 | 校级立项 |
研究生全英文核心课程 | 高级微观经济学Ⅱ | 焦倩 | 校级立项 |
研究生示范课程 | 数字经济学概论 | 陈斯维 | 校级立项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 | 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教学案例库 | 曾燕 | 校级立项 |
研究生创新项目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 周赫杨 | 校级立项 |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
本项目将以“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为主题,以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导向,围绕理论构建、实践验证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培养之路。
二、研究生全英文核心课程建设:《高级微观经济学Ⅱ》
《高级微观经济学Ⅱ》全英文课程,结合国际主流的经济学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兼顾理论深度、语言能力、应用分析和国际化视野,旨在培养学生理论推导与模型构建、全英文的学术能力、应用与政策分析三方面的能力。
三、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数字经济学概论》
《数字经济学概论》课程开设3年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完成了从线下授课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转型。未来课程将重点推进技术深度融合,开发"数字经济大模型应用"新模块;完善生态体系,加快企业实践平台建设;依托在线课程资源,扩大示范效应;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实验室的合作,培养兼具技术素养和政策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教学案例库
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教学案例库建设将聚焦数字技术升级重构经济与金融生态、数据要素融通赋能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主题,通过将经济与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真实痛点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起“产业需求—案例研发—人才培养—价值反哺”的生态闭环,为国家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数字人才。
五、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在读硕士研究生周赫杨负责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项目,指导教师为岭南学院刘彦初教授。该项目旨在解决如何在大语言模型的语义理解、知识推理和生成能力之上,构建适应其技术特性的前瞻性偏差防控体系,突破现有方法论边界的关键问题。
岭南学院将继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此次成功获批五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为契机,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和科研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