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 | 第十七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

发布人:李义华 发布日期:2024-11-28阅读次数:575

 

主要日程

11月29日(星期五下午)

地点

14:00 - 20:00

会议报到

中大凯丰酒店

一楼大堂

17:00 - 19:00

晚餐

 

11月30日(星期六上午)

地点

08:00 - 12:00

会议报到

叶葆定堂一楼

大堂

开幕式

主持人:林建浩 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

08:30 - 09:00

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叶葆定堂三楼

讲学厅

致辞:刁振强(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致辞:卢   教授(本届年会主席、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09:00 - 09:10

合影

叶葆定堂一楼

门外

大会报告(一)

上半场主持人:孟   教授(复旦大学)

09:10 - 09:30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演讲题目:21世纪重读资本论

点评人:吕景春 教授(天津师范大学)

10:30 - 10:40

 

叶葆定堂

三楼讲学厅

09:30 - 09:50

荣兆梓 教授(安徽大学)

演讲题目: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09:50 - 10:10

白永秀 教授(西北大学)

演讲题目:深度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10:10 - 10:30

   教授(云南财经大学)

演讲题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

10:40 - 10:50

茶歇

 

下半场主持人:刘   教授(曲阜师范大学)

10:50 - 11:10

   教授(南京大学)

演讲题目: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

点评人:赖小琼 教授(厦门大学)

12:10 - 12:20

 

 

叶葆定堂

三楼讲学厅

11:10 - 11:30

   教授(辽宁大学)

演讲题目:以制度体制机制系统集成式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1:30 - 11:50

赵学增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演讲题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1:50 - 12:10

   教授(中山大学)

演讲题目:中国与全球南方研究的新视角

12:20 - 13:30

午餐

 

11月30日(星期六下午)

地点

14:00 - 15:40

平行论坛(上)

岭南堂

各会议室

15:40 - 16:00

茶歇

 

16:00 - 17:30

平行论坛(下)

岭南堂

各会议室

18:00 - 19:30

晚餐

 

12月1日(星期日上午)

地点

大会报告(二)

上半场主持人:董小麟 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08:30 - 08:50

   教授(四川大学)

演讲题目:TFP的几个理论问题

点评人: 韩海燕副主编(《人文杂志》)

10:10 - 10:20

岭南堂三楼

讲学厅

08:50 - 09:10

蒋永穆 教授(四川大学)

演讲题目: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09:10 - 09:30

   教授(浙江财经大学)

演讲题目: 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

09:30 - 09:50

   教授(辽宁大学)

演讲题目: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09:50 - 10:10

邓宏图 教授(广州大学)

演讲题目:历史理性、元命题、核心命题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研究

10:20 - 10:30

茶歇

 

下半场主持人吴丰华 教授(西北大学)

10:30 - 10:50

周绍东 教授(武汉大学)   

演讲题目:在分与合之间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点评人:骆 

副教授(四川大学)

11:50 -12:00

岭南堂三楼

讲学厅

10:50- 11:10

张兴祥 教授(厦门大学)   

演讲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演进逻辑与政策工具选择

11:10 -11:30

   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演讲题目:内需复杂度与劳动报酬引导型经济增长

11:30- 11:50

冯志轩 教授(武汉大学)

演讲题目: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与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特殊性

闭幕式

主持人:许   教授(中山大学)

12:00 - 12:20

致辞:

 

本届年会承办方代表:卢   教授(中山大学)

 

下届年会承办方代表:李   教授(辽宁大学)

岭南堂三楼

讲学厅

12:20- 13:30

午餐

 

 

平行论坛安排(14:00-17:30)

平行论坛共8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宣讲8-9篇论文,每篇论文时间20分钟(汇报+点评)

 

分论坛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地点:岭南堂101室

主持人:于文领(《学海》)  赵晓楷(北京林业大学)

汇报人

论文题目

董小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研究

赵兴花(西北大学)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赵晓楷(北京林业大学)

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的产业方向

李策划(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现代化“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许艳华(山东财经大学)

陈云与新中国的三次经济调整

段梦冉(河北经贸大学)

发展中国家依附性金融化的驱动因素研究

李雪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理论新拓展

  娇(武汉大学)

邓小平所有制理论新探:基于所有制结构现代化的考察

张令威(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未完成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证明吗——围绕海因里希的论战

 

分论坛2: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地点: 岭南堂103室 

主持人:刘新波(《经济学动态》)  徐  政(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汇报人

论文题目

张明明(西南石油大学)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基于机制视角的理论分析

  政(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时代特色、重要意义与关键着力点

  卫(电子科技大学)

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

雷小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剑(华东政法大学)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价值论意蕴

郑扬涛(福建师范大学)

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宋文静(南开大学)

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王世泰(湖北师范大学)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勘探高校智库的功效发挥——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分论坛3:数字经济专题研究

地点:岭南堂104室

主持人: 张瑞志(《南方经济》)  陈姝兴(西南财经大学)

汇报人

论文题目

乔玉婷(国防科技大学)

算力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

  尧(华东师范大学)

数字空间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川(东南大学)

数据与新型生产关系:探索平台资本主义之外的可能性

  勇(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视域下的数字平台:二重资本职能与实体经济萎缩

陈姝兴(西南财经大学)

数字化赋能、生态资源资本化与绿色发展

  昊(扬州大学)

数字劳动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研究

顾善雯(上海财经大学)

数据要素生成、应用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双重效应

李富鸿(中国人民大学)

数字印度行销南南国家之谜:仪式-工具框架下的中印数字乡村比较

 

分论坛4:经济理论与经济思想史研究

地点:岭南堂202室

主持人:齐  昊(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评论》)  刘晓音(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经贸研究》)

汇报人

论文题目

高玉林(南方科技大学)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资本减殖思想

  文(北京大学)

货币价值系统嬗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循环原理

唐昱茵(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资本市场理论研究

魏传帅(中央财经大学)

论货币的商品本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柯华庆(中国政法大学)

主体方法论与通观经济学

夏鑫雨(四川大学)

批判阶级统治与维护抽象劳动:多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兵(南华大学)

中国式的当代生活:李泽厚人文经济思想述略

刘晓音(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经贸研究》)

中国与中亚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合作机制与制约因素

 

分论坛5: 政治经济学的宏观分析与定量研究

地点:岭南堂203室

主持人:李振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骆  桢(四川大学)

汇报人

论文题目

  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全球生产体系下的技术进步、产业演化与新质生产力生成:一个基于数理马克思经济学的实证研究

钟荣盛(武汉大学)

经济结构差异、乘数效应与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基于三部类再生产模型的经验研究

马梦挺(南昌大学)

社会劳动过程视角下生产力增速的测算:对全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批判性拓展

  桢(四川大学)

以马克思研究后凯恩斯——经济增长体制理论批判与重建

  岭(中山大学)

血汗的盛世(1950-2019):劳动强度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的再评估

郭子昂(浙江大学)

新质生产力测度基本方法、范式反思与核心要义

石玉凝(厦门大学)

转型还是延续?从金融化视角理解中国金融改革

高晨曦(九州产业大学、一桥

大学)

重访家务劳动论战:劳动力的再生产与“消费费用”

 

分论坛6:收入分配与共同富裕专题

地点:岭南堂204室

主持人:何  伟(《经济思想史学刊》)  贺  城(辽宁大学)

汇报人

论文题目

朱宝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财政社会化:再议财政的“公共性”——以共同富裕为案例

  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思想史学刊》)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城乡融合发展:逻辑、挑战与实践路径

  超(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创新初探

  晗(中共中央党校)

货币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析

王寿彭(西北大学)

有为之手:政府采购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

吴万运(安徽大学)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褚奕雄(复旦大学)

新时代分配制度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城(辽宁大学)

新质生产力能够推进共同富裕吗——基于2012- 2021年中国市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分论坛7:产业、区域与城乡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地点:岭南堂205室

主持人:李亚伟(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报》)  卢  洋(四川大学)

汇报人

论文题目

李天姿(西安交通大学)

共有资本: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核

李亚伟(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报》)

超大规模市场的内生扩展与制度型塑: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

邓金钱(兰州大学)

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研究

刘东皇(江苏理工学院)

城镇化、老龄化、少子化与消费升级——兼论人口结构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鹏(华侨大学)

数实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逻辑与实践进路

  家(西北大学)

新型工业化推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证据

  洋(四川大学)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实践样态与实现路径

张玉和(南京财经大学)

我国用房地产刺激内需带来的危害分析

 

分论坛8:当代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与资本主义研究

地点:岭南堂302室

主持人:徐春华(厦门大学、《中国经济问题》) 龙治铭(清华大学)  

汇报人

论文题目

张立榕(清华大学)

技术、制度、市场和劳动——资本主义技术研究的演进

徐春华(厦门大学、《中国经济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等程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三大部类和一般利润率视角

  礼(中央财经大学)

新帝国主义理论论争四题驳议

龙治铭(清华大学)

不平等交换拓展框架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研究

宋树理(浙江外国语学院)

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建构与测算评估

周钊宇(中共中央党校)

理论建构视域下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方法论特征

王一智(天津大学)

Bureaucratic Competition and Corruption: Theory and Data

  欣(武汉大学)

中国式转移支付:双重目标、三元主体与多样化实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