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货币金融教研室

发布人:李义华 发布日期:2024-09-13阅读次数:245

报告题目:“天下之大命脉”与“利权下散”:试探明清经济空间变迁对经济组织之形塑

报   告 人:彭凯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

主   持 人:申广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教授)

时       间:2024年9月19日(周四)15:00

地       址:岭南堂汪道涵会议室(101)

语       言:中文

 

摘要:

        中古以降,中国的经济空间格局发生了数次重大变化,塑造了不同时期的资源流动及其组织形态。其中的关键节点是明代中期开始的财政“白银化”,它意味着财政转输为贸易与金融所替代,南方经济腹地与北方军政消费间的物资流动“命脉”转化为南北间的长距离贸易与资本流。清代的边疆开发与对外贸易,进一步将此扩展为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态。以资源与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整为动力,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之间进行了不同形态的互动与组合,由此形塑了经济组织的演进过程,尤其是为市场类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契机。一个典型体现是地方货币秩序的稳定更加依赖于市场主导的货币流通,呈现“利权下散”之势,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及明清中国有别于同时代重商主义国家的演进路径。.

 

 

报告人简历:

        彭凯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兴趣为反思经济长期变迁过程与市场制度的演化,并尝试将制度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对明清以降中国的物价、金融、市场体系及其制度基础的变迁进行研究,比较早期近代以来中西方制度变迁的路径并探讨其机理。出版《从交易到市场——传统中国民间经济脉络试探》《清代以来的粮价:历史学的解释与再解释》等多部著作,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