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圆满举办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会
为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质量提高,2023年12月29日上午,我院于岭南堂陈荣捷讲学厅举办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会。会议由我院院长李善民教授致辞,副院长刘彦初教授主持,我院周先波教授、林江教授、孙翎副教授、刘晓彬副教授、肖可舟助理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督导组组长许罗丹教授也对教学督导过程中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分享。
李善民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均尤为重视高等教育教学,中山大学高松校长也强调通过拔尖人才的培养提升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以及课程教学,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老师的经验。本次分享会现场气氛热烈,各位老师分享经验与见解,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在会上,刘彦初副院长向我们传达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意见的精神。
周先波教授本次教学经验分享主题为《敬业与奉献精神——一些美好的记忆》,周老师从任教伊始的故事开始追溯,他将从教30余年的时光与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在授课的过程中,他强调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首先掌握知识框架,然后是脉络,接着是细节。他倾注赤心,投身教育,其敬业的教学态度一直为学生所敬佩。周老师指导的博士生吴俊伟同学也分享了两人之间的故事,他提到周老师时常深夜仍为学生耐心解答疑难,周老师对知识无与伦比的热情、对教学的沉淀与创新让他成为学生的榜样。
林江教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时事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专题进行了展开分享。借鉴多年教学经验,林老师认为将最新时事热点带入课堂有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与学生潜能。林老师指导的硕士生姚和平同学也表示,在学生眼里,林老师不仅仅以专业知识庞大的导师形象带领他们探索深邃广阔的学境,亦以平易近人的长辈关心学生,滋润心灵。
孙翎副教授以《提问,可以获得更多!》为题提出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有效的提问要求创设问题的情境、答问的方式、设问的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推动实现双向交流、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活跃课堂氛围,除此之外,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同样不可或缺。本科生尚佳雪同学高度认同这种提问式教学方式,认为这样能更好启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思考。
刘晓彬副教授以《经济金融中的机器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从课程概况、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反馈和总结五个部分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在学院“1+N”发展战略下 ,紧紧围绕“数字经济与数据科学”发展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与应用“数字经济”前沿方法的能力。本科生郑文绰同学分享到,刘老师注重反馈,在反馈机制中实现优化成长设计,在老师的指引下收获颇丰。
肖可舟助理教授在本次教学经验分享会上以“三个结合”为题分享了教学心得,提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与学院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相结合,将课程教学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毕业论文)牢牢结合,将技术手段和课程管理紧密连接。本科生曹恒瑞同学分享道,肖老师在课堂上英文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不拘泥于课本,并且拓展一些国内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前沿理论。肖老师在课余也十分关心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教学督导组组长许罗丹教授分享了她在教学督导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回到过去的板书、手稿和书单可以更还原课堂的状态,除此以外,老师的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关爱也很重要。
五个主题分享,角度各异,精彩纷呈。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会议的尾声,刘彦初副院长感谢了各位老师的用心准备、倾心分享,并表示本次教学经验分享会可以让各位老师在教学交流中互相促进,不断进步,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