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3年“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活动顺利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要勇担使命,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岭南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深挖立德树人实践内涵,致力于培养站稳中国立场、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发展的经济学人才,自2013年以来,我院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持续开展品牌活动——“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以培养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为核心目标,推动学生走进基层、了解民生,提升专业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2023年岭南学院“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于8月21-26日顺利举行。8月21日清早,2021级本科生5个班级共148名师生分赴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紫金县龙窝镇、揭阳市揭东区云路镇、清远市连州市丰阳镇开展实地调研。每个调研队伍除了完成课程设计要求的农村经济调研任务外,更要就当地教育、金融、生产、地方发展等领域的社会问题展开自主调研并给出具有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同时,调研团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策划、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项目,以自身力量,切实造福当地学生、居民。





此次调研的目的地皆位于粤东粤北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地区,条件比较艰苦。在当地政府、学校的关心帮助以及热心校友、热心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调研队伍的后勤、交通、食宿等都得到了充分保障。同时,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乐观的态度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克服了天气炎热、蚊虫叮咬、水土不服等困难,并逐渐适应了乡镇地区艰苦的条件。
在5天的实地调研中,同学们顶着日晒雨淋在农户间走访,收集了700余份问卷数据,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深入探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金融资源的使用情况,聚焦广东农村现实,对当地农户的经济、教育、医疗、保险等状况进行了系统的了解,在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调研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同学们和当地的农户、中学生和志愿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乡镇地区落后的经济状况让同学们担忧,乡亲们热情的接待让同学们感动。调研之余,同学们各展所长,为当地组织了学习分享会、村民联欢会等活动。各调研队伍对当地较突出农村养老、留守儿童等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希望能够为这些美丽的乡镇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与此同时,在紫金县龙窝镇调研的第三支队与当地团委协同合作,圆满完成了2023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任务。在班主任彭浩然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深入考察调研当地的经济支柱——茶产业,感受茶园文化、客家风情,了解产业发展困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当地发展茶叶经济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调研期间,学院李善民院长、黄毅书记、鲁晓东副院长、樊峰会副书记来到各个调研地点,慰问正在调研的师生,与同学们亲切座谈,关心同学们的饮食起居,为同学们带来中大月饼,让身处异地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温暖。


26日下午,参加调研的5支队伍全体师生安全返校。他们将在短暂的休息后,积极投入到后续的数据整合和报告撰写当中,记录所思所悟,并结合专业知识将数据转化为调研成果。
在短短的六天时间里,同学们更加真切地了解到社会基层的生活现状、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经济学既是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实践学科,需要站稳中国立场、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发展。这就要求经济学科培养的人才既需要解决宏观微观经济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深入关注,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实践精神。“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自2013年起已举办第十年,旨在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是学院实践育人探索成果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我院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