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发布人:陈菊红

        岭南学院本科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样化培养路径和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全球视野”,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经济学、金融学领军人才。

image-20230706142801-2

 

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于1987年由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是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学院,聚焦经济学科建设,拥有最优秀的生源、杰出的师资力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引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

        学院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为蓝本,致力于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不断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学院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为中心,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金融与风险管理、开放型经济理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数据科学等方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中国乃至全球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全球视野的创新型经济学人才。

image-20230706142836-3

        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样化培养路径和自主学习空间。

        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两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1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经济学、金融学两个专业均获评A类。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均获评A类。

image-20230706143038-6

        学院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在内的全球50多所高校建立有长期交流与合作。岭南学院的校友活跃在国内外的各个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image-20230706142912-4

 

师资力量

        学院借鉴国内外著名经济学院的办学经验,全球招聘,广纳人才,吸引优秀的专家学者到我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学院现有教研人员8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1人、助理教授及专职研究员30人。近年来,学院不懈地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

image-20230706143016-5

 

教学资源

        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目前有伍沾德堂、伍舜德图书馆、岭南堂、叶葆定堂、 岭南MBA中心大楼、荣光堂、马应彪堂、林护堂4楼实验室等办学场地,有效促进了学院经济学科的发展。学院党委在伍舜德图书馆、MBA大楼、叶葆定堂设有自习卡位406个,鼓励同学们夯实基础、发奋图强,林护堂401、402教学实验室可分别容纳50人、70人,为学院开设计量经济学、程序设计等重点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image-20230706143120-8

 

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注重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各专业本科生一年级统一培养,实现宽口径、厚基础,一年级末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在本院内选定专业和方向,学习专业课程,部分专业课程实行全英文教学。

image-20230706143152-9

人文精神,全球视野

        岭南学院本科教育以博雅教育的精神贯穿整个四年本科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全球视野”的经济金融未来领军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唤醒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贯穿“全人教育”的理念

        实行小班导师制,由院长、系主任、资深教授担任导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业,还与学生分享人生阅历,鼓励学生海外学习、参与社会实践以及体育活动,开拓视野,提升协作能力及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image-20230706143237-10

强化国际化教学体验

  • 多门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

  • 在读本科生均有机会到海外进行交换学习,提供“岭南--耶鲁”、“牛津--岭南”短期游学项目等海外学习机会。

  • 设置专项资助基金,帮助优秀学生实现海外游学。

  • 定期组织学生赴境外参加体育比赛。

image-20230706143257-11

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

  • 参照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标准进行教学体系建设,建立了系统的教学监督考核制度和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

  • 定期举办教学督导会议,院长、书记学生见面会,培养方案修订听证会,毕业生五年后课程体系回访,用人单位调研会,访问国际、国内顶尖经济学院,听取多方意见与建议,持续改进和提升教学体系。

  • 通过本科暑期学术训练营、学术讲座课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进教研室、配备本科生学术导师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海内外顶尖学府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强调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从2013 年起,学院每年举行“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活动。全体大二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对农村经济、金融、乡村治理等进行6天的实地考察调研,深度体验中国乡村生活,了解基层经济状况,撰写调研报告,助力乡村振兴。

  • 开设“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课程。

image-20230706143315-12

提供系统专业的职业指导

  • 针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就业提供系统、专业的职业指导,同时开展校友职业沙龙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人生和职业生涯。

  • 绝大部分同学在毕业前都会有社会实践经历。

 

image-20230706143329-13

 

本科招生专业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金融学 ——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学一年后选拔)

 

中山大学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为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教育部先后公布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全国70多所高校的288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围,涵盖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类别。2021年11月,中山大学经济学“拔尖班”入选第三批名单,成为广东高校首个经济学类别培养基地。中山大学经济学“拔尖班”依托岭南学院开展人才培养。

image-20230706143419-14
 

开设数学类专业课和博士生选修课,融入科研教育

        岭南学院为每位“拔尖班”学生配备学术导师,指引学生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并要求在大三完成1篇工作论文,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拔尖班”注重加强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培养、经济学理论学习的高阶化,以及科研能力和研究方法训练。要求拔尖班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科研能力以及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拓展学生视野,岭南学院还创办“院长读书会”,定制“院长书单”,由“拔尖班”班长组织学生阅读书单里的经典文献,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会,打造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

        “拔尖班”还依托岭南学院丰富的校友资源、多样化的海外交流学习项目,推进国际化培养。学院支持优秀学生赴经济学领域海外顶尖院校交换学习,并联系海外名校中的校友教授,担任海外学术导师。

 

image-20230706143504-15

 

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每年,岭南学院会对“拔尖班”学生进行考核,考核不通过或者自行放弃的学生,将退出“拔尖班”。学院建立了‘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培养质量,真正选拔出对经济学感兴趣,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未来能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拔尖人才。

 

招生计划

类型 省份 计划数目
普通录取 北京 3
天津 3
安徽 5
辽宁 2
江苏 2
浙江 3
河南 3
湖北 8
湖南 3
广东 38
合计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