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系列讲座

发布人:李义华 发布日期:2023-11-10阅读次数:462

报告题目:论中国农村的性别不平等: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传统文化观念的消解

报  告 人:张同龙(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主  持 人:沙文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

时       间:2023年11月21日(周二)14:30

地        点:岭南堂 汪道涵会议室(101)

语        言:中文

 

摘要:

        能够消解传统文化功能的政策可能促进性别平等。本研究利用2012年至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分析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NRPS)对"为养儿防老"传统信念的消解,并识别NRPS对受"为养儿防老"影响较大地区的男女出生比和儿童教育投资的影响。识别策略包括三重差分(DDD)和四重差分(DDDD)模型。结果显示,受"为养儿防老"信念影响的参与NRPS的父母家庭中男性子女的比例显著减少了13.4%。此外,他们的子女在教育相关投资上每年减少了1056元。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投资的减少主要集中在男性子女身上,平均每年减少了1300.3元。这些结果表明,NRPS的实施有效地消解了这种信念,促进了性别平等,导致男孩比例下降和对男孩教育投资的减少。

 

报告人介绍:

        张同龙,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发展经济学众多话题,在中国农村设计和实施了多个大样本调查,收集和整理若干一手微观数据集,并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微观实证研究。相继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包括《The China Quarterly》、《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农村经济》等)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2018)等,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研究”。近期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劳动力转移和基层治理问题。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共设八个教研室,以教研室作为人才培养的抓手,通过教研室之间交流、研讨和竞争,让教研室在课程建设、科研团队、党支部建设发挥三位一体的作用。教研室定期邀请嘉宾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分享学术前沿资讯及教师学术研究方向和进展,促进学院师生之间、教研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