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韶关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发布人:陈菊红

       12月21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党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在院党委书记陈险峰的带领下组织师生近三十人赴韶关参观中山大学和原岭南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办学旧址,通过参观活动学习我校及我院的办学历史,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校史院史教育的同时号召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牢记自身工作和学习的初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

 

1

我院师生与当地领导及志愿者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合影

 

       参观队伍一行首先来到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参观原岭南大学办学旧址。在当地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参观队伍来到由原大村村委会办公地点改造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省“三师”专业志愿者朱雪梅教授的讲解下观看原岭南大学在大村办学期间的历史资料展览及司徒卫作品展览。

 

       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原岭南大学大村办学期间师生名单前,陈书记和师生驻足观看,并与陪同领导亲切交流。参观师生面对历史资料不时相互交流,对于抗日战争期间原岭南大学师生在战火中迁校韶关继续办学振兴中华的壮举表示赞叹和敬意。参观队伍随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登上附近山丘,参观原岭南大学大村办学旧址及出土文物。午饭后,参观队伍一行拿起劳动工具为旧址道路修复进行义务劳动。临近活动结束时,陈险峰书记代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地方代表互赠书籍留念。

 

岭南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韶关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我院师生参观原岭南大学大村办学期间历史资料展览及司徒卫作品展览

 

岭南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韶关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我院师生与当地领导及志愿者于原岭南大学大村办学旧址合影

 

       随后,参观队伍乘车前往坪石镇武阳司村中山大学抗战时期办学旧址参观。在中山大学办学旧址天文台,参观队伍登高望远遥望中山大学坪石办学旧址,聆听当地讲解员讲解,并来到中山大学工学院办学旧址和广同会馆观看中大坪石办学期间历史资料展览。参观师生一致认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老一辈中大人不向侵略者屈服、毅然迁校办学的精神在和平年代显得更加令人钦佩,这也将让新时代的中大人以此为榜样,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奋勇向前。

 

岭南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韶关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我院师生观看中山大学坪石办学期间历史资料展览

 

       陈险峰书记在活动结束时的讲话中表示,此次学院党委组织师生们到韶关参观中大和原岭大抗战期间办学旧址是主题教育的一次重要内容,也是一次难得的校史院史教育。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能更加深刻体会我们的先师前辈在抗战时期、在艰苦条件下,如何坚守初心、坚持办学、报效国家,这种精神和情怀对我们当代的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必须要坚守、传承和弘扬的,对我们更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大村作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对于帮助挖掘华南地区高校特别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办学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学院将大力支持相关历史资料的挖掘和查找,将这段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红色元素融入到校史院史教育中,以此不断坚定文化自信。陈书记还表示,岭南学院未来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及所培养的人才,与当地开展深入合作,在学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在战争年代给予中大、原岭大前辈们莫大帮助的当地人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山大学“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岭南学院“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院训。

 

岭南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韶关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陈险峰书记、才国伟副院长代表我院与地方代表互赠书籍

 

       岭南学院校友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程锐敏在接受随行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韶关寻迹烽火岁月中的中大和原岭大办学旧址,看到历史图片中课室、宿舍等都是用草木与竹搭建的,能感受到当时的条件之艰苦,站在旧址上,这种感触更加深刻。但师生们在战火中仍然用功读书,在这段时期依然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校友。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中大岭南人,在今后的本职工作中仍然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岭南学院学生代表林奥表示,从广州中大康乐园来到韶关中大和原岭大抗战期间办学旧址,在连绵起伏的小山包间看到隐蔽的旧址早已只剩断壁残垣,许多当年的校舍经过80年的风吹雨打,已消失不见。站在旧址上想到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前辈们为求得一张安静的书桌而走过的漫漫迁校路,不由令人心生敬意。而今国泰民安,康乐园里处处鸟语花香,吾辈更应好好珍惜,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据悉,2016年开始,广东省一直致力于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挖掘工作。2019年,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推动下,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等各界人士于粤北多地发现了众多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办学旧址。在广东省政府的部署下,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等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目前在韶关乐昌坪石(以国立中山大学为首的学校办学旧址所在地)、清远连州(以省立文理学院为首的学校办学旧址所在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发掘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地坚持办学的岭南大学和东吴大学的旧址与历史,拓展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地域范围与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