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论坛暨国社科重大课题论证会顺利举办
2025年10月18日,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实现新发展理念的经验和前瞻”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岭南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广东省社科院、中山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境内外高校3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贡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戴芸主持了开幕式,戴芸对远道而来参加学术论坛的嘉宾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专家学者齐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力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中山大学校党委和岭南学院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岭南学院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不仅有专门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还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启动了王亚南政治经济学讲座。卢荻教授领衔的政治经济学团队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团队目前正在筹划办一本杂志——《政治经济学展望》(集刊),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提宝贵建议,多支持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开幕式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主任张皓主持了主题报告的上半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孟捷发表了题为《国家发展规划及其目标治理体制: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考察》的演讲,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葛扬发表了题为《经济制度体系及优势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讲,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教授高帆发表了题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特征及中国应用》的演讲,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生升发表了题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的演讲。 主题报告的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齐昊主持,香港浸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郑毓盛做了题为《中国式能源转型中的政府与市场》的演讲,广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邓宏图做了题为《贸易可得与贸易可得之可得条件:投资、消费与增长》的演讲,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岭南学院教授卢荻做了题为《确立国资国企的战略定位和体制改革方向》的演讲,合肥师范学院副校长周端明教授做了题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与陷阱跨越——兼论有为政府》的演讲,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黎贵才做了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的演讲。
北京大学王生升主持了“政治经济学期刊(集刊)建设与发展研讨”环节,中山大学卢荻汇报了创办《政治经济学展望》(集刊)的初衷,截至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学界仍然极度缺乏与国外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交流和探讨,《政治经济学展望》希望可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扮演沟通国内政治经济学与国外政治经济学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引领中国与全球南方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广州大学邓宏图进一步补充了创办《政治经济学展望》对于广东、华南乃至全国理论经济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价值,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展望》还希望引领历史政治经济学的新探讨,为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体系贡献力量。《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主编高帆、原《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黎贵才、《政治经济学评论》编辑齐昊、《南方经济》主编万陆、《新经济》主编廖胜华、《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版)学报》主编助理周吉梅分别从各自的办刊经验对《政治经济学展望》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做了交流,大家一致肯定由卢荻、孟捷两位资深教授担任主编,《政治经济学展望》的前景是光明的。
中山大学高岭副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汇报环节,首先是卢荻教授汇报了《全球制度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编号:24&ZD014)的立项背景,论证逻辑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专家论证、讨论部分,南京大学葛扬教授充分肯定了项目的重要性、卢荻教授及其团队对项目推进的可行性,并特别指出尽管立项的题目没有明确研究对象是经济制度,但从子课题构成和论证逻辑可以看得出聚焦的是经济制度,研究经济制度要注意中国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和动态适应性,区分基本经济制度,具体的重要制度等不同层次等问题。广州大学邓宏图教授认为项目从全球比较视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意高远,既然是比较研究,除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还要特别注意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等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在这个基础上论证中国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复旦大学高帆教授强调项目需要明确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即使是经济制度,也需要明确是经济制度的哪个层面,然后是制度的特性和运行规律等问题。北京大学王生升教授强调不同国家、不同制度的经济治理模式是不同的,研究经济制度运行需要结合经济治理维度展开等。此外,香港浸会大学郑毓盛教授、合肥师范学院周端明教授等也针对课题发表了补充意见。接下来,黎贵才教授汇报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基础、政策体系和实现路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编号:23&ZD070)项目的新进展,该国社科重大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黎贵才简要回顾了项目的立项背景、子课题构成及其各自的负责人,着重明确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突破点。复旦大学高帆教授充分肯定了课题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建议今后多思考怎样做出更多标志性的新质生产力成果。南京大学葛扬教授建议今后可以加强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新质生产力,北京大学王生升教授和合肥师范大学周端明教授都认为可以从国家治理角度或政府政策角度思考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等,除此之外,广州大学邓宏图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郑毓盛教授等嘉宾也做了交流和讨论。
最后的闭幕环节,卢荻教授代表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对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希望大家以后多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