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数字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成功举行
2025年9月5-7日,首届中国数字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岭南堂举办。9月5日晚,中国数字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座谈会率先举行。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郑尊信院长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曾燕教授共同主持,多位专家围绕数字金融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框架、关键议题与方法路径开展了深入交流。

大会于9月6日开幕,设八场大会学术报告和三场业界专家报告。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和岭南学院林建浩院长分别致辞,曾燕教授主持。
邰忠智副校长表示,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学界应加快中国特色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林建浩院长强调,岭南学院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数字金融创新高地。


大会报告中,中国科学院汪寿阳院士系统梳理了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指出其对货币主权与金融稳定的挑战,建议推进合规治理与跨链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李建军副校长提出构建“中国金融学”教材体系的“四梁八柱”,总结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支撑。广东金融学院易行健校长基于实证研究揭示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分化效应,提出政策建议。
广州大学刘金全教授从“数据要素+”和“新质生产力+”视角提出要素加成框架;南方科技大学李仲飞教授探讨数字金融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周勇院长梳理了风险传播、数字货币、AI金融服务等前沿领域;四川大学余乐安教授介绍信用大模型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天津大学熊熊副主任分析了市值分布与系统性风险关系。
业界方面,广州湾谷数字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薄斌、左木莲安(广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刘小泉、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金融产品总监陈佳等企业专家分享了在数字普惠金融、跨境电商融资和应收账款数字化方面的实践成果。
9月7日,会议分组报告涵盖数字经济与政策、金融监管、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与保险、大模型应用等主题,学者们展开深入交流。
闭幕式上,曾燕教授总结认为,本次研讨会为数字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凝聚了学界智慧与共识,为未来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