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赵昌文教授出席“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专家座谈会

发布人:陈菊红

       2025年5月30日,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出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专家座谈会。

 

       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会议,部领导熊继军、谢远生、高东升、谢少锋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赵昌文教授与其他六位专家——杨伟民、王一鸣、张亚勤、田杰棠、黄汉权、刘青共同深入分析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就“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出意见建议。李乐成书记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要求各司局认真分析论证,在规划编制中吸收采纳这些宝贵建议。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对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意义重大。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领域分行业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李乐成指出,编制“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要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系统谋划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举措。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趋势,把握前沿技术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前瞻部署新产业新赛道,筑牢数字技术底座,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主攻方向,坚持新老并举、实数融合,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个关键路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用好国家高新区这个载体,完善中试验证体系,打造产学研用协同、研发应用迭代的产业创新生态。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着力解决制约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将继续聚焦中国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赵昌文

       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科技金融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数字经济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企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