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伟人故里 赓续红色血脉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师党员赴韶山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5月17日至18日,岭南学院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和金融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赴韶山联合开展为期两天的“探寻伟人故里,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培训活动。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周先波教授、金融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曾燕教授、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党员、金融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党员,以及岭南学院教职工党员代表共计22人参加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在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举行,由中共韶山市委党校王芳老师主持,中共韶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谢葵芳同志致欢迎辞,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周先波同志、金融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曾燕同志分别作开班动员讲话。
谢葵芳校长对岭南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班学员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学员们介绍了韶山的基本情况、毛泽东在韶山的成长经历以及韶山精神的内涵。谢校长表示,希望学员们认真学习韶山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韶山精神的歌颂者、传播者和传承者。
周先波同志强调,本次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是提升全体党员综合素养、加强政治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相信此次培训活动能让大家明史增智,更好地为学院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强调了本次培训的纪律要求,希望老师们遵循安排统一行动。
曾燕同志表示,韶山作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我们学习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课堂。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深化全体党员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强调,希望老师们积极参与,用心体验,确保学有所获。
岭南学院教师党员韶山学习小组一行首先到达了毛泽东广场。怀着深深的敬意,全体成员向毛泽东铜像鞠躬,并在周先波同志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
学习小组一行随后走进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纪念馆中的生平展览《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三十年的讲话等精神为指导,围绕“毛泽东主席一生”主线选取重要节点、重大事件,提炼了“走出乡关”、“启航”、“寻路”等10个主题场景,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同志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科学、准确、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丰功伟绩和崇高的人格风范。
在纪念馆旁的长廊里,韶山党校的王芳老师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廉洁奉公的典范》,讲述了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故事。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红军中带头实行官兵一致,和战士一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粮食紧张时还带头吃野菜;长征路上,他的脚有伤痛,却经常把配给自己的担架和马匹让给伤病员;新中国成立后,条件虽好了些,但毛主席的衣物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补了73个补丁;三年困难时期,他为农民挨饿而流泪,带头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量,和群众共渡难关。课堂最后,老师还讲述了主席一家为革命、为新中国所做的牺牲和贡献。毛泽东晚年忆起自己的亲人,经常吟诵一首诗:“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毛主席对家人爱得痛彻、深沉, 他把对父母、妻儿、亲人的爱最终化作了对全中国人民的爱。像诗人臧克家曾说的那样:“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不在天上,亮在人民心中!”。

学习小组一行之后来到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由毛泽东建立,是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陈列馆再现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前夕至今近一个世纪韶山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以毛福轩、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等韶山“五杰”和毛泽东一家牺牲的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岸英、毛楚雄等六位亲人为主要代表的韶山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韶山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依靠的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大无畏精神。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伟人成长的摇篮,也是从祖辈、父辈到毛泽东一辈发奋、努力、奋斗、牺牲的见证。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谋划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战略,他把对亲人的爱和对祖国、人民的爱融为一体。从毛泽东主席提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始终是我党不变的传承与坚守。

韶山烈士陵园于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是为纪念包括毛泽东同志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中共韶山特别党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以及党的早期著名领导人彭公达、林蔚、孙仁等在内的韶山1579位革命烈士而兴建的永久性烈士纪念建筑物。培训的尾声,学习小组一行来到这里,再一次感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

学习心得
作为岭南学院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的成员,我有幸踏上韶山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红色之旅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陈列馆以及毛泽东广场等地,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件物品,都讲述着一个关于奋斗和牺牲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正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宁。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的决心。
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陈列馆,我被那些早期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深深打动。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党的基层组织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和革命事业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站在毛泽东广场,凝望着毛主席铜像,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伟人的敬仰,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提升了政治觉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同时,我也将这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努力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我党确立的各项任务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净化,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党员程明勉老师
韶山红色培训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历史使命。在毛泽东的故乡,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参观毛泽东故居,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伟人的成长历程和革命足迹,让我对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纪念馆内,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展览让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次韶山之行,不仅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同时,也更深切的体会到“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这段话的深刻含义。我将把在韶山学到的知识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融学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党员董浩老师
非常荣幸参加韶山红色之旅学习,来到毛主席故乡瞻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辈。在毛泽东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参访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重温毛主席等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6位至亲为国牺牲,将个人生命完全奉献给党、奉献给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深刻感悟到老一辈革命家为党为国为人民寻求真理、寻找革命道路的艰辛,更加切实感受毛泽东伟大思想的源头和历史意义。这次学习对每一位同志都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毛泽东同志的红色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学专任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严寒老师
韶山之行,我接受了一次最生动的党课教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给予我深刻的触动,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信念”和“信仰”的力量,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精神造就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我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努力奋斗,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行政教辅教工党支部发展对象沈捷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源。本次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和专题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使学员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观念,提高政治觉悟,从而更好的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岭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