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 自律担当|李善民院长为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陈菊红

       为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推进“三全育人”目标,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良好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2023年9月25日晚,李善民院长以“如何过好大学生涯的后半段”为主题,为2021级和2022级同学讲授本学期“思政第一课”。

                                                                                                李善民院长授课
       李善民院长首先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意义,要求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立德树人的根本成效。
       李院长指出大学生每个阶段要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大一,要多看多想多经历,拓宽视野;大二,要多尝试多思考,自我提高;大三,要明确方向,努力推进。做好大学生涯的规划,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他从四个方面着重讲了过好大学生涯后半段的方法。
       第一,大学生应该保持情怀和担当。李院长首先以华为“中国芯”的情怀担当与学院优秀校友陈广哲学长为例,引导同学们要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要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要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积极将个人发展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同学们应该抓住大三黄金期,做好学习管理。李院长对考研、保研和考公或就业的同学分别给出了建议。考研的同学,要确定方向及目标学校,制定学习计划,逐步执行学习备考计划,进行强化复习训练。保研的同学,要消除信息差,做好规划,提高竞争力。考公或就业的同学,要做好规划,把握就业方向,提升就业本领。
       第三,要坚持真自律,做最好的自己。大学生的自律有很多个方面,是心无旁骛的学习自律,是管住嘴、迈开腿的锻炼自律,是每天控制打游戏、刷手机时间的自控自律,是控制情绪、不伤人伤己的心态自律,是管理欲望、面对真正的自己的觉醒自律。李善民院长也阐释了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管理自己。
       最后,强调大学生要团结合作,造就中国速度与奇迹。团结奋斗是党和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中国人民正是依靠“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创造了新中国的辉煌历史。同样,对于作为个体的同学们,“惟有具有强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李善民院长关于“如何过好大学生涯的后半段”的主题思政课使同学们对于自己大学生涯的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励同学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善于吸收现代世界文明积极成果,增强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

                                                                                                思政第一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