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诎然清”——岭南大讲堂博雅系列之共赏经典国乐讲座顺利举行
2023年4月14日下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马琳副教授主讲岭南大讲堂博雅系列,在岭南堂三楼讲学厅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主题为“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的国乐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樊峰会出席了讲座,讲座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刘相淳老师主持。

樊峰会副书记致辞
讲座伊始,樊峰会副书记为讲座致辞。她提到,中国传统民乐流传至今已经数千年,依然让人陶醉。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和古典美学的重要载体,传统民乐优雅的音韵在美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讲座以共赏雅乐为主题,便是表达了一种对古典雅趣和传统文化传承的追求。

马琳副教授讲授课程
接着,马琳副教授开始授课,她以时间为线,将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先后介绍了贾湖骨笛、河姆渡骨哨、陶埙等远古时期的民族乐器,让同学们感受到远古人民的伟大智慧;介绍先秦的宫廷器乐与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在谈笑间揭开了先秦音乐的神秘面纱;介绍秦汉-魏晋时期、隋唐时期的乐器以及隋唐时期的乐器演奏形式、记谱方法,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不断交融的音乐画卷;介绍宋元明清时期国乐发展的新变化和现代乐器的分类,更是加深了同学们对国乐历史的了解和感悟。此外,马琳副教授还讲述了自己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琵琶相关的经历,将深奥的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衔接,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国乐的价值与意义。

交流互动
接着,艺术学院专业同学进行民族乐器的现场展示,由古筝、笛子演奏的《姑苏行》,二胡演奏的《秦腔主题随想曲》,笙演奏的《挂红灯》《欢乐的草原》和琵琶演奏的《龙船》依次亮相,整场讲座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与会师生在风和日丽的午后享受了一场古色古香的音乐之旅。在清新雅致的古典民乐之中,讲座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我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推进美育育人,向广大学生开展一系列美育品牌活动,陶冶情操,增进文化自信。

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