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院2022年 “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活动系列报道四:暨南大学冯帅章教授团队讲座

发布人:陈菊红

“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活动

        为了增强学院本科生对我国农村现状与发展的了解与认识,自2013年起,岭南学院通过设置一门核心必修课程《社会调研与实践》,围绕“走进社会—广东农村金融调研”主题,每年暑假期间组织本科三年级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农村实地社会调研。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学院2018级、2019级本科生的“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活动采取线上课程和课后研讨的方式开展。

        本次活动全程共计5天,每天上午由学院特邀讲座嘉宾进行专题讲座,下午由我院二十位教师(及助教)带队,组织学生围绕相应的专题分组讨论分享。为了让同学们尽可能全面了解我国三农问题研究前沿进展和我国特别是广东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多角度全景式学习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实践,学院特别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团队、暨南大学冯帅章教授团队、广东农村研究院万忠研究员团队、四位中山大学派驻对口扶贫点的扶贫干部、三位岭南学院优秀支教学生等,开展多主题、多层次的农业农村专题讲座。

        2022年3月12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22年 “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活动进入第三天。学院特邀暨南大学冯帅章教授团队给同学们就乡村振兴战略及广东千村调查项目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分享。

        会议由岭南学院刘彦初副院长与本科项目主任李兵副教授主持。2018级、2019级全体本科生、带队老师、课程助教、本科教学管理人员等共约6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冯帅章教授

►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

► 讲座题目:《从“千村调查”看广东乡村振兴》

 

冯帅章教授精彩讲座分享剪影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教授主要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最新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农村工作的部署情况)、广东千村调查工作的成果等三个方面给同学们作了详实的介绍。冯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沿革历程,并分别从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总要求的五个角度—“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展开说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重要意义。最后从我国农村系统的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冯教授展示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农业问题的内容提要,总结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我国农村工作的顶层设计。随后将35条文件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展开,逐一详细阐述。最后,他简要介绍了其团队进行的广东千村调查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的研究背景、抽样设计方法、问卷设计情况、调查和执行手段等,带领同学们走近农村调研工作的设计和执行,也充分感受到了先进的信息系统在基层调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卢晶亮副教授

►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 讲座题目:《2021年广东“千村调查”的主要发现》

卢晶亮副教授精彩讲座分享剪影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卢晶亮副教授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广东省的区域特征,带大家了解了广东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划分——山区、粤东、粤西、珠三角。随后通过对过去四年里千村调查报告的横向对比,展示了报告成果的发展概况。

        卢教授的分享以研究报告的目录为逻辑展开,逐项为同学们展示了2021千村调查报告的数据情况和描述性分析,涵盖了村户基本特征、就业与收支、农地与宅基地情况、农村人局环境、乡村教育、乡村治理、产权制度改革、人才振兴和扶贫与社会救助方面,内容详尽。通过卢教授的分享,同学们仿佛亲身走进农村,学到了许多寻常手段难以了解的农业农村知识,还认识到了疫情背景下的农村调研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克服难关、降低成本。

        通过两位教授的精彩分享,同学们从精准扶贫战略、乡村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脱贫、农村金融改革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同学们也借此机会学习到冯帅章教授团队是如何系统地收集广东省乡村发展的微观数据和相关信息,利用一手数据研究三农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有机结合。

 

        截至2019年,学院已连续七年开展该实践活动,每一次调研都会完成近百户农户的走访任务,收集到1000多份有效问卷,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全面地了解到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融资筹资需求和当地金融发展情况。返校后,下乡学生合作完成数据整合和报告撰写,将自身在农村的所见所闻,结合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调研成果,反映当地金融状况,形成总结报告后,学院编制年度《广东农村发展蓝皮书》,迄今已经编辑7卷。

        2021年,学院《“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第二课堂教学成果》项目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成果在全国经济学类本科教育改革研究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