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昌文教授
财政与货币金融教研室
TEL: 86-20-84111989
EMAIL: zhaochw8@mail.sysu.edu.cn
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逸仙学者”计划领军人才,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兼任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委员,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曾任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研究员(2021.05-2023.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研究员(2014.03-2021.0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11.03-2014.03),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2005.03-2011.03)等职。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国资委、国合署等委托项目,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合作项目,共50余项;出版中外文著作、教材3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负责完成中央交办重大改革方案和政策研究、评估任务50余项;自2016年以来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起草工作,参加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二十大等前期研究;撰写政策研究报告120余篇,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260人次。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领域
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教育背景
2017.05-2018.08,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硕士
1992.09-1995.08,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
1989.09-1992.09,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
1987.09-1989.09,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大学)
主要学术与社会兼职
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19-)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2024-)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2024-)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2023-)
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副会长(2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17-2021)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2014-2016)
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协会副理事长(2003-2008)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高级顾问(2011-2015)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顾问(2013-2015)
中国公司金融30人论坛主席(2015-)
中国新兴产业百人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2015-2019)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China EV100)执委会成员(2016-)
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2019-)
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2017-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顾问(2024-)
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委员(2018-2022)
贵州省首届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2017)
四川省管理科学学会会长(2002-2005)
中美“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Consortium for Western China )中方秘书长(2002-2010)
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委员(2015.06-)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2023.08-)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研究员(2018-2021)、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合作导师(2021-)
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2013-2018)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2003-2006)、(2016-2019)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03-)
西北大学兼职教授(2003-2006)
国际交流与合作经历
1999.01-1999.07,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高级访问学者
2000.04-2000.06,在香港中文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2.09-2003.09,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作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
2011.07-2011.08,英国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嘉治商学院(CELP项目)
主持的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按照时间顺序)
(1)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项目,农业产业化发展:贸工农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1996年。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府与市场:农业发展中市场调节与政府行为的协调机制研究,1996年。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扶贫开发战略模式与管理系统研究,1998年。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信用模式和融资能力研究, 2001年。
(5)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壳资源公司价值评价的理论、方法及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博弈定价模型,2002年。
(6)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项目,国有企业产权变革中的公司控制权结构、控制权收益及控制权模型,2005年。
(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研究:基于市场与政府结合的角度,2006年。
(8)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民营企业上市时机选择、IPO前后公司治理与绩效,2006年。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研究项目,汶川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与监管研究,2008年。
(1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过促进企业平衡较快发展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的对策研究, 2008年。
(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点问题研究,2010年。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应急项目,防范和化解中美贸易战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研究,2019年。
(1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XX经贸脱钩的可能性研判,2020年。
代表性著作、教材和论文(按照时间顺序)
中文著作
(1)现代市场经济导论,赵昌文、程民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2)农业宏观调控论,赵昌文,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
(3)壳资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理论与案例,赵昌文,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4)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信用与融资,赵昌文,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5)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挑战,赵昌文,Wing Thye Woo(美),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8月。
(6)共同基金与投资者行为理论研究前沿,赵昌文、俞乔、郑璐,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
(7)科技金融,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8)应急管理与灾后重建:汶川大地震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赵昌文,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9)创新型企业的金融解决方案,赵昌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10)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调查研究,赵昌文、张文魁、马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6月。
(11)中国西部开发十年评估,赵昌文、包曙明,Penelope B·Prime(美),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7月。
(12)科技金融文集,赵昌文,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3月。
(13)当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分析——政策、理论、案例,张军扩、赵昌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4)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7月。
(15)中国企业国际化与全球竞争力研究,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8月。
(16)新时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10月。
(17)从攫取到共容:金融改革的逻辑,赵昌文、朱鸿鸣,中信出版社,2015年10月。
(18)以创新和绿色引领新常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施耐德电气,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11月。
(19)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壳牌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12月。
(20)新时期产业政策研究,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年6月。
(21)持久战新论:新常态下的中国增长战略,赵昌文、朱鸿鸣,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
(22)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
(23)新工业革命的中国战略,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年11月。
(24)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能源革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壳牌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年3月。
(25)平台经济的发展与规制研究,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年12月。
(26)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升级,赵昌文、许召元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
(27)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赵昌文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21年1月。
(28)创新中国: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出版社,2021年5月。
(29)从持久战到双循环:适应和引领百年大变局的中国方略,赵昌文,中国发展出版社,2022年1月。
(30)中国减贫40年:驱动力量、借鉴意义和未来政策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22年8月。
英文著作
(1)The Chinese Economy after WTO Accession, Changwen Zhao with Shuang linling, Shuming Bao,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U.S.A),2006.08.
(2)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The Way from Extraction to Inclusion, Changwen Zhao, Hongming Zhu, Rutledge, 2017. 06.
(3)China’s Ga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pringer, 2017.10.
(4)China's Energy Revolu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Energy, Springer, 2020.08.
负责完成的重要报告
(1)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自愿陈述报告(2021),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1年7月。
(2)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1年9月。
(3)全球发展报告,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2年6月。
(4)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进展报告,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3年6月。
(5)全球发展报告2023,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3年9月。
(6)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3),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3年9月。
参与部分章节的中文著作
(1)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及若干实证检验,赵昌文,收录于《金融学前沿问题探讨》,第九届全球金融年会(GFC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中国与美国公共风险资本的比较研究,赵昌文、陈春发、包曙明,收录于林双林、王振中、尹尊声主编的《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中国是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张来明、赵昌文,收录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学习出版社,2021年7月。
(4)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研判及对策建议,赵昌文等,收录于《“十四五”规划战略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何立峰主编、胡祖才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
(5)“十四五”时期全球产业链重构及提升我国产业链水平研究,赵昌文等,收录于《“十四五”规划战略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何立峰主编、胡祖才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
(6)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赵昌文,收录于《习近平经济思想文集》(2021),郑庆东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21年11月。
(7)《十年伟大飞跃》,马建堂主编,本人负责序言和结论部分共两章,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
参与部分章节的英文著作
(1)The Debt Financing Gap for Small Business in China, Changwen Zhao and Kun Li, China and the Challeng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mpact of WTO Membership, edited by Hung-Gay FUNG; Chang Hong PEI; Kevin H. ZHANG, M.E. Sharpe Inc., May 2005.
(2)Sich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wen Zhao,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conomics of China, Shenggen Fan, Ravi Kanbur, Shang-Jin Wei, and Xiaobo Zha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ct. 2014.
(3)New driver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its lat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Zhao Changwen, Xu Zhaoyuan and Zhu Hongming, 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 Zhang laiming and Zhang Jin, Routledge, Aug. 2017.
(4)Financing for Innovation in China,Zhao Changwen, Jiang Xiheng,Oxford Handbook of China Innovation, Fu xiaolan et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 2022.
中文教材
(1)金融科学,赵昌文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金融技术,赵昌文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3)投资学,赵昌文、余乔、郑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公司金融,赵昌文、龚朴、朱武祥,科学出版社,2016年8月。
重要中文期刊论文
(1)四川省股份合作经济学术研讨会综述,赵昌文,《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4期。
(2)论市场经济下政府农业政策的选择,郭晓鸣、赵昌文,《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4年第10期。
(3)国外农业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赵昌文,《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6年第5期。
(4)市场经济下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金融手段,赵昌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年第4期。
(5)横向比较中的国外农业宏观调控模式,赵昌文,《世界经济》,1996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6年第12期。
(6)论外资对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赵昌文、程民选,《财贸经济》,1997年第6期。
(7)明晰产权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程民选、赵昌文,《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7期。
(8)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金融、投资和贸易关系,赵昌文,《世界经济》,1997年第7期。
(9)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与投资促进研究,赵昌文、孙文军,《经济学家》,1998年第4期。
(10)跨国工业公司的对外扩张战略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赵昌文、毛道维,《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11)创新与经营重建-兼论美、日企业经营重建活动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赵昌文、郝勇,《经济学家》,2000年第2期。
(12)国有企业产权重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辨析,陈维政、赵昌文,《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0年第8期。
(13)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赵昌文、郭晓鸣,《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3期。
(14)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的并购案分析,赵昌文、蒲自立,《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3期。
(15)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及若干实证检验,赵昌文、蒲自立,《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
(16)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模型,赵昌文、杨记军、杜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 2002年第12期。
(17)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研究――IPO与M&A的比较,王晓东、赵昌文、李昆,《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18)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及影响因素,赵昌文、蒲自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6期。
(19)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及实证研究,赵昌文、庄道军,《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20)公共风险资本及中美比较,赵昌文、陈春发、包曙明,《财政研究》,2005年第5期。
(21)相对估价法在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研究,杜江、赵昌文、谢志超,《财经研究》,2005年第8期。
(22)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孙金华、赵昌文,《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23)定价机制、承销方式与发行成本, —来自中国IPO市场的证据,杨记军、赵昌文,《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
(24)国外企业重组基金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赵昌文、付剑锋、邹易,《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25)家族企业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对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合理性的检验,赵昌文、唐英凯、周静,《管理世界》,2008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26)IPO发售机制研究进展:一个评论,杨记军、赵昌文、杨丹,《会计研究》,2008年第11期。
(27)政治控制、财政补贴与道德风险: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理论模型,余乔、赵昌文,《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11月。
(28)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赵昌文、杨记军,《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29)基于信贷配给模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研究,杨安华、赵昌文、白广斌,《管理学报》,2012年第9期。
(30)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赵昌文、许召元,《管理世界》, 2013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4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7期。
(31)有限医疗资源在全病种范围配置的有效性分析,余乔、杜修立、赵昌文,《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32)建立科学、高效及适应全球化的外汇投资管理体系,赵昌文,《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33)当前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及微观数据的分析,赵昌文、许召元,《管理世界》,2015年第4期。
(34)工业化后期的经济增长新动力,赵昌文、许召元、朱鸿鸣,《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9期。
(35)“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向,赵昌文,《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6年第5期。
(36)如何建立一个创新导向型的经济结构?赵昌文、朱鸿鸣,《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11期(封面文章,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7年第8期。
(37)更加自觉地用新发展格局理论指导新发展阶段经济工作,马建堂、赵昌文,《管理世界》,2020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
(38)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百年大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赵昌文 、蒋希蘅、江宇、余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第3期。
(39)亚洲金融危机25年来中国—东盟经济金融合作的启示和未来重要方向,张来明、赵昌文、蒋希蘅、周太东、周雨,《管理世界》,2023年第1期。
(40)去杠杆三因子模型: 如何跨越信贷密集型增长,朱鸿鸣、赵昌文,《财经问题研究》,2023年第8期。
(41)大国竞争中的技术遏制与反遏制,王勇、赵昌文、江深哲,《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
(4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赵昌文,《经济研究》,2024年第7期。
部分英文论文
(1)Causality between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Chinese Economy,Chang-wen Zhao, Jiang Du, 12.2007
(2)Fixed Points and Stability in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Variable Delays,Meng Wu, Nan-jing Huang, and Chang-wen Zhao,Journal of Fixed Poi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Volume 2008, 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 06.2008(SCI)
(3)Stability of Half-Linear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Delays,Meng Wu, Nan-jing Huang and Chang-wen Zhao, Bulletin of the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08.2008 (SCI)
(4)Well-Posedness for Vector Quasi-Equilibrium Problems with Applications,Nan-jing Huang, Xian-jun Long and Chang-wen Zhao,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02. 2009 (SCI)
(5)European Option Pricing with Time Delay,Meng Wu, Nan-jing Huang and Chang-wen Zhao,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2008)589-593, April 2008. (SCI,EI)
(6)Viscosity Approximation Methods for Generalized Mixed Equilibrium Problems and Fixed Points of a Sequence of No expansive Mappings, Wei-you Zeng, Nan-jing Huang and Chang-wen Zhao,Fixed Poi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 2008, 09. 2008 (SCI)
(7)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West China, Chang-wen Zhao, Jiang Du , The Chinese Economy, Vol. 42, no. 6, pp. 7-26. 12. 2009
(8)No Sim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and Employment Generation in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like China, Chang-wen Zhao,Asian Economic Papers,No. 1,page 35 -43, 10.2010(SSCI)
(9)A comment on honor thy creditors before thy shareholders: are the profits of Chinese SOEs real, Chang-wen Zhao,Asian Economic Papers,No. 3,page 72 -79,10.2011(SSCI)
(10)Determinants of Self‐Employment in China: Evidence from Cross‐Regional Data, Kun Li, Chang-wen Zhao,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9, Issue 3, pp. 49-67, 10.2011(SSCI)(50)
(11)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to reform: Several major issues on deepen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Chang-wen Zhao, Yong-wei Zhang,China Economic Journal,Volume 8. No. 2. Pages 143-157,06.2015
“三报一刊”文章
(1)企业再造与管理变革,赵昌文、童立忠,《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年3月21日。
(2)西部开发中政策支持空间有多大,赵昌文,《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年7月18日。
(3)西部开发应有创新意识,赵昌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8月3日。
(4)走向世界:中国大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01年1月12日。
(5)转型升级:企业要做什么?政府能做什么?赵昌文、许召元,《光明日报》(整版),2013年3月29日。
(6)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当前企业对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与建议,赵昌文等,《光明日报》(整版),2013年10月29日;《新华文摘》,2014年第1期(封面文章)。
(7)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14年4月3日。
(8)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15年4月11日。
(9)深化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人民日报》(理论版),2014年06月23日。
(10)供给侧:一场问题导向的改革,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6年01月25日。
(11)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张来明、赵昌文,《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年3月9日。
(12)加速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赵昌文、杨建龙、许召元,《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年7月30日。
(13)准确把握新时期产业发展新动向,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16年10月6日。
(14)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17年3月31日。
(15)把握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11月26日。
(16)中国制造:以质量提升赢得国际竞争,魏际刚、赵昌文,《光明日报》(理论版),2017年11月30日。
(17)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赵昌文、朱鸿鸣,《经济日报》(理论版),2017年12月15日。
(18)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12月21日。
(19)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求是》,2018年第1期。
(20)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几点认识,《经济日报》(理论版),2018年1月27日。(21)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2018年04月18日。
(22)从英国的“红旗法案”中能够学到什么,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18年5月23日。
(23)新型工业化新发展新趋势,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9年3月29日。
(24)认识和把握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9年6月14日。
(25)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19年8月5日。
(26)打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张“王牌”,赵昌文,《经济日报》(头版),2020年1月8日。
(27)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实力雄厚,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0年3月12日。
(28)统筹协调: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方法论主线,赵昌文,《红旗文稿》,2020年第9期。
(29)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0年10月20日。
(30)深刻认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20年10月20日。
(31)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赵昌文,《经济日报》(理论版),2021年3月20日。
(32)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赵昌文,《经济日报》(整版),2021年10月26日。
(33)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赵昌文等,《人民日报》(理论版),2021年11月16日。
(34)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建堂、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2年2月9日。
(35)把握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科学指引,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2年4月21日。
(36)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张来明、赵昌文,《红旗文稿》,2022年第4期。
(37)探索共富型制度政策 创新评估体系,赵昌文,《人民日报》(专版),2022年5月23日。
(38)中国—东盟发展知识合作前景广阔,赵昌文等,《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6月14日。
(39)跨越发展鸿沟 重振全球发展事业,赵昌文等,《人民日报》(理论版),2022年7月13日。
(40)在科技与经济融合互促中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评《融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机制创新》,赵昌文,《光明日报》,2022年7月15日。
(41)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好经济工作,赵昌文,《红旗文稿》,2023年第1期。
(42)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安全性,赵昌文,《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6日。
(43)抓住全球经济治理的“金砖时刻”,张友谊、赵昌文、周太东,《经济日报》(国际版),2023年8月18日。
(44)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3年08月25日。
(45)推动区域共同可持续发展,赵昌文,《人民日报》(特别报道),2023年10月24日。
(46)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3年12月25日。
(47)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赵昌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24年1月18日。
荣誉与奖励
(1)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2021年。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岗位标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
(3)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与政策体系研究,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
(4)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
(6)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能源革命,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
(7)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2017年。
(8)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
(9)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调查研究,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
(10)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
(11)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人民政府,2011年。
(12)科技金融,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10年。
(13)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与服务研究,全国高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教育部,2009年。
(14)基于优化理论与契约设计的高科技企业投融资决策理论及应用,全国高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教育部,2008年。
(15)创业风险投资及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8年。
(16)从中小企业到上市公司: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并购与治理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7年。
(17)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研究,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4年。
(18)壳资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理论与案例,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4年。
(19)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2002年。
(20)农业宏观调控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教育部,1998年。
(21)四川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1997年。
(22)现代市场经济导论,四川省社会科学界第七次优秀科研成果奖,四川省人民政府,1996年。
更新于 2024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