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广军教授
财政与货币金融教研室主任
财政与货币金融教研室
TEL: 86-20-84110672
EMAIL: shengj6@mail.sysu.edu.cn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与货币金融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发改委战略库专家,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研究基地研究成员,广东国有经济研究智库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2009年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2022年度中山大学优秀班主任;入选中山大学青年拔尖科研人才培育项目。
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重点关注企业的要素分配、生产效率、债务结构及其对财税政策的反应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和《金融研究》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China & World Economy、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Letters、Economics of Transition、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Design等SSCI期刊。出版专著《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经济驱动力量》(2023年)和《国有企业与促进共同富裕》(2022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重大子课题(两项)等科研项目,其中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绩效评估中被评为“特优”。参与研究的中美贸易摩擦项目获得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多次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所著论文曾获得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16年)、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优秀论文(2018年)、第十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优秀论文(2020年)、第五届洪银兴经济学奖(2020年)、第十一届广东省优秀金融科研成果奖(2021年)、青年经济学者论文奖(2021年)、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殊荣。
研究兴趣
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教育背景
2010.09-2015.0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
2012.09-2013.06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访问学者
2005.09-2009.07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
职业经历
2024.0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2018.07-2024.0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
2015.07-2018.06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教授课程
本科生:时间序列分析(2019春、2020春、2021春);公共理论与政策(2019秋);经济学研究方法(2019秋、2020秋、2021春);微观经济学(2021秋、2022秋、2023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20秋、2021秋、2022秋)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2018秋、2019秋、2020秋);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2019秋;2021秋)
研究成果(*通讯作者)
匿名评审论文
-
Wu, Q., Y. Wang, G. Shen*, 2024, “The Green Bonus of Tax Incentives: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forthcoming.
-
申广军、陈斌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新数据、新方法与新发现”,《经济学(季刊)》,2024年第24卷第4期,第1048-1065页。
- 张兵兵、王圆、申广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与共同富裕”,《世界经济》,2024年第4期,第129-153页。
- 解咪、申广军*、钟宁桦:“‘稳就业’压力下的企业投资与创新创业”,《经济学(季刊)》,2024年,第24卷第3期,第759-777页。
- 杭静、申广军*:“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部门的配置效率——基于生产网络视角的研究”,《金融研究》,2024年第2期,第57-75页。
- Wang, J., C. Liu, Z. Xie, and G. Shen*, 2024, “Tax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Value-added Tax Reform”,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42, 183 - 202. (corresponding author)
- Shen, G., and C. Zhang, 2024,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32 (1), 1-20. (lead article)
- 易梦洁、李嘉晟、申广军:“精准扶贫能减少刑事犯罪吗?——来自裁判文书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2023年,第23卷第6期,第2332-2349页。
- Huang, W., X. Lei, G. Shen*, and A. Sun*, 2023, “Beyond Nature and Nurture: The Impact of China’s Compulsory Schooling Law on Selection against High-risk Fetus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forthcoming.
- 申广军、马红旗:“企业债务期限与环境责任履行——基于中国钢铁企业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动态》,2023年第5期,第110-126页。(《新华文摘》2023年21期转载)
- Li, X., and G. Shen*, 2023, “Do tax incentives decelerate corporate financialization? Evidence from the VAT reform in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 125, 106357.
- Li, X., and G. Shen*, 2023, “Tax Incentives and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Real Sector: Evidence from the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Policy in China”,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51, 103505.
- Shen, G., and J. Zou, 2023,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 World Economy, 31(2), 1-25. (lead article)
- Zou, J., and G. Shen*, 2023, “The Impact of Tax Policy on Firm Debt Matur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VAT Reform”,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31(2), 295-317.
- Du, J., G. Shen, and J. Zou, 2022, “Tax Incentives and Firm Financing Structures: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30, 1346-1373.
- 刘亚琳、申广军*、姚洋:“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新变化与再考察”,《经济学(季刊)》,2022年,第22卷第5期,第1467-1488页。
- 邹静娴、申广军*:“减税政策对小微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金融研究》,2022年,第6期,第74-93页。
- 申广军、李靖禹、邹静娴:“我国企业债务的期限结构:一些典型事实”,《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年,第6期,第89-101页。(《新华文摘》2022年9期转载)
- Dong, Z., H. Ma, and G. Shen*,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Energy to Control for Unobserved Utilization”, Economics Letters, 2021, 209, 110118.
- 陈斌开、张淑娟、申广军*:“义务教育能提高代际流动性吗?”,《金融研究》,2021年第6期,第76-94页。
- Wang, J., G. Shen*, and D. Tang, “Does Tax Deduction Relax Financial Constraints? Evidence from China’s Value-Added Tax Reform”,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1, 67, 101619.
- Ma, H., and G. Shen*, “Do New Mayors Bring Fresh Air? Some Evidence of Regulatory Capture in China”, Review of Economic Design, 2021, 25, 227-249.
- 李旭超、申广军、金祥荣:“僵尸企业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经济科学》,2021年第1期,第44-56页。
- 马红旗、申广军*:“规模扩张、‘创造性破坏’与产能过剩——基于钢铁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季刊》,2021年,第21卷第1期,第71-92页。
- 马红旗、申广军*:“产能过剩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基于中国钢铁企业的分析”,《世界经济》,2020年第8期,第170-19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21年第2期转载)
- Zou, J., G. Shen*, and S. Jia, 2020, “How Labor Share Responds to Risk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59(2), 259-281.
- 董丰、申广军*、焦阳:“去杠杆的分配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20年,第19卷第2期,第451-472页。
- 申广军、姚洋、钟宁桦:“民营企业融资难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管理世界》,2020年第2期,第41-58页(荣获第五届洪银兴青年经济学奖;第十一届广东省优秀金融科研成果)。
- 刘培林、贾珅、邹静娴、申广军:“‘均值回归说’低估了后发追赶国家的增长潜力”,《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1期,第9-19页。
- 李力行、申广军*:“金融发展与城市规模:理论和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9年,第18卷第3期,第855-876页。
- Zou, J., G. Shen*, and Y. Chen, “Can Producer Services Boost Manufacturing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s De-regulation”,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2019, 27(3), 823-840.
- Zou, J., G. Shen, and Y. Gong, “The Effect of Value-added Tax on Leverage: Evidence from China’s Value-added Tax Reform”,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9, 54, 135-146.
- 邹静娴、申广军:“金融危机后‘长期停滞’假说的提出与争论”,《国际经济评论》,2019年第4期,第26-43页。(《新华文摘》2020年第1期转载)
- 张冰子、贾珅、申广军:“城镇贫困的特征演变”,《统计研究》,2019年第2期,第11-2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统计与精算》2019年第4期转载)
- 刘晓光、刘元春、申广军*:“杠杆率的收入分配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2期,第42-6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5期转载)
- 申广军、张延、王荣:“结构性减税与企业去杠杆”,《金融研究》,2018年第12期,第105-122页。
- 申广军、周广肃、贾珅:“市场力量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和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南开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第120-136页。(封面文章)
- Lam, W., X. Liu, A. Schipke1, and G. Shen*, “Uncover the Myth of China’s Labor Market Resilience beyond Data Shortcoming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8, 22(3), 1195-1216.
- 申广军、王荣、张延:“结构性减税与劳动收入份额——兼论增值税转型的分配效应”,《经济科学》,2018年第3期,第61-7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8年09期转载;《新华文摘》2018年第21期转载)
- 马红旗、黄桂田、王韧、申广军:“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及所有制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8年第3期,第94-109页。(封面文章;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8年第7期转载)
- 陈宇羡、申广军、邹静娴:“信息技术的增长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经济学报》,2018年第5卷第1期,第112-13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8年08期转载)
- 申广军、刘超:“信息技术的分配效应——论‘互联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年第1期,第33-45页。(《国际货币评论》2018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8年第5期转载)
- 申广军、欧阳伊玲、李力行:“技能结构的地区差异:金融发展的作用”,《金融研究》,2017年第7期,第45-61页。(封面文章)
- Shen, G., and B. Chen, “Zombie Firms and Over-Capacity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7 (44), 327-342.
- Shen, G., J. Zou, and X. Liu, “Economies of Scale, Resource Dilution and Education Choi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Chinese Household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7 (44), 138-153.
- 申广军、邹静娴:“企业规模、政企关系与实际税率——来自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的证据”,《管理世界》,2017年第6期,第23-3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年第11期转载)
- 申广军:“比较优势与僵尸企业: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研究”,《管理世界》,2016年第12期,第13-2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7年第4期转载)
- 申广军、陈斌开、杨汝岱:“减税能否提振中国经济——基于中国增值税改革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第70-82页。(荣获《经济研究》2021年青年经济学者论文奖)
- 申广军:“资本技能互补:理论、验证与应用”,《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15卷第4期,第1653-1682页。
- 贾珅、申广军*:“企业风险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第116-129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6年第8期转载)
- 申广军、邹静娴:“金融发展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地区差异”,《劳动经济研究》,2016年第4卷第2期,第28-47页。
- 申广军、张川川:“收入差距、社会分化与社会信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1期,第121-136页。
- 邹静娴、申广军:“中国服务业资源错配——来自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证据”,《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10期,第81-9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6年第1期转载)
- 李力行、申广军:“经济开发区,地区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11卷第3期,第885-91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5年第9期转载)
- 申广军、王雅琦:“市场分割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南方经济》,2015年第4期,第27-42页。
- 申广军:“地区比较优势,企业绩效与选址决策——新结构经济学的一个微观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4期,第104-109页。
- 申广军、龚雅娴、姚洋:“金融发展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金融研究》,2015年第3期,第131-145页。
- 周广肃、樊纲、申广军*:“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4年第7期,第12-2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4年第10期转载;获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CFPS数据知网引用前五)
著作
- 申广军:《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经济驱动力量》,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3年。
- 李善民、申广军、郑筱婷、徐静:《国有企业与促进共同富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非匿名评审文章与书的章节
- 刘培林、张自斌、申广军、董丰、孟东军:“协同推进减碳和共富的一个基准政策框架”,《中国改革》,2023年第2期,第45-48页。
- 申广军、杜佳宜:“推进碳排放期货交易所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布局”,《广东调研》,2020年第12期,第32-35页。
- 陈斌开、申广军:“僵尸企业退出与产业升级”,赵昌文等主编,《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第79-12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 申广军、李泽宇:“开发区经济绩效评估:地区比较优势的作用”,《国民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第144-157页。
- 申广军:“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问题”,张晖明、钟宁桦、黄少卿、潘英丽主编,《国企改革:难点突破与路径选择》,第148-157页。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 申广军、邹静娴:“识别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增长的因果效应”,黄建忠主编,《服务贸易评论(第9辑)》,第120-138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
- 申广军:“地区比较优势与企业选址”,林毅夫、付才辉、陈曦主编,《新结构经济学案例研究(第一辑):方法与应用》,第38-4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 申广军:“比较优势与僵尸企业”,林毅夫、付才辉、陈曦主编,《新结构经济学案例研究(第一辑):方法与应用》,第202-22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 申广军、陈斌开、杨汝岱:“减税能否提振中国经济”,胡长清主编,《经济学家茶座》,第76辑,第13-18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 申广军:“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的现状与影响”,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著,《结构转型与产能过剩:理论、经验与政策(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2016)》,第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 申广军:“政策性负担、僵尸企业与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著,《结构转型与产能过剩:理论、经验与政策(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2016)》,第54-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 申广军:“经济开发区、地区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地区比较优势指标的讨论”,林毅夫、付才辉、王勇编,《新结构经济学新在何处: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冬令营头脑风暴集》,第193-20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主持科研项目
2023.01-2026.12 “促进低碳发展的税收制度研究:宏观效应与微观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3157)。
2023.01-2025.12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工业企业的能源效率”,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2YJA790049)。
2022.08-2022.12 “财税政策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税收激励与征收碳税的减排效应比较”,广东省财政科研课题(第一批)。
2022.01-2023.12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税收激励研究”,中山大学青年拔尖科研人才培育项目。
2020.12-2021.06 “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委托项目。
2020.01-2021.12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路径和培育机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A101002016)。
2019.03-2021.0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与产业布局研究”,广州市社科基金(2019GZYB06)。
2017.07-2018.07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基础:金融发展、城市规模与技能结构”,北大-林肯中心2017-2018年度基金。
2017.01-2019.12 “税收激励与企业行为和绩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603296)。
2016.01-2016.12 “地区比较优势、企业绩效与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学术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统计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财贸经济》、《南方经济》、《经济学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China Economic Review、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Economic Modelling、Economics of Transition、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The World Economy等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荣誉与奖励
2024.06 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3.09 青年经济学者论文奖(2021)
2021.06 第十一届广东省优秀金融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2020.11 第十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优秀论文
2020.11 第五届洪银兴青年经济学奖
2020.0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
2019.02 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作者金榜
2018.06 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优秀论文
2017-2018 入选《中国经济学发展报告》(2017年和2018年)
2017.05 中富育人先锋奖
2016.12 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