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北京校友会创投沙龙启幕,共探全球化新机遇
2025 年 5 月 25 日,岭南北京校友会主办的 “岭南逐浪・出海新程” 创投沙龙在北京融新科技中心成功举办。作为北京校友会时隔多年重启的精品系列活动首场,本次沙龙吸引了近 50 位来自岭院、移动、信科、计算机、法学等多学院校友,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解锁中国企业出海的创业与投资密码。
凝聚校友力量,锚定出海新赛道
本次活动旨在以 “出海” 为切入点,搭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活动现场,既有毕业多年的资深从业者,也有崭露头角的行业新秀,更有从各地赶来的校友代表,氛围热烈而充满活力。
北京校友会会长戴科彬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时隔多年重启精品活动,既是对岭南校友社群文化的传承,更是响应时代号召、服务校友发展的重要实践。他热忱欢迎各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朋友关注参与,共同构建开放包容的校友生态。

从宏观逻辑到产业实践的深度解构
(一)李陶:出海浪潮下的投资逻辑与产业升级路径
阳光融汇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陶(中山大学 04 级数学系校友)以《投资机构眼中的出海宏观逻辑》为主题,从经济学理论切入,阐释出海的底层驱动力。他指出,中国企业凭借制造业与供应链优势,正从 “产品出海” 向 “产能 + 品牌 + 技术出海” 升级。以日本产业升级历程为镜鉴,他强调内外需结构变迁下,产能与技术协同出海的必然性。在案例分享中,李陶提到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海外基地布局实现全球化布局,如某针织龙头企业通过东南亚产能建设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参与者;某新能源企业则以技术授权与海外建厂模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二)谭之谦:消费电子出海的创新图谱与投资密钥
国内一线双币基金执行董事谭之谦(中山大学 10 级金融学校友)在《消费电子出海的创新和投资机会》分享中,以 “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 为框架,解析了中国消费电子企业的全球化路径。他将出海模式划分为三类:产品力驱动型,聚焦 Prosumers(专业消费者)及 Hobbyist(爱好者)群体,通过技术深度迭代满足精准场景需求;渠道效率驱动型,通过亚马逊等平台、独立站及线下渠道的立体布局;铺货模式驱动型则面临增长瓶颈,需警惕依赖流量投放的 “高毛利 + 高费用率” 陷阱。

思维碰撞:QA 环节
聚焦出海实战痛点
互动环节中,嘉宾与校友围绕 “区域市场选择策略”“海外华人消费群体获客逻辑”“出海背景下的生钱之道” 等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现场问答深入浅出,干货频出,为从业者提供了极具实操价值的参考。


互动环节
价值共创:凝聚校友智慧,共探时代机遇
活动结束后,新老校友仍驻足交流,或互叙同窗情谊,或探讨出海合作机会。久别重逢的校友们感慨于校友会平台的凝聚力,行业同仁则围绕跨境电商、供应链整合等领域展开资源对接。本次 “岭南逐浪・出海新程” 创投沙龙的成功举办,既是对中国企业出海浪潮的深度回应,亦标志着岭南北京校友会在新时代的全新启航。
未来,校友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凝聚校友智慧,共探时代机遇。2025 年,北京校友会将持续在科技、体育、文娱、生活等领域推出主题活动,推动校友资源的实质性整合。校友会不仅是情感纽带,更应成为校友事业发展的助力平台。期待通过多元活动,延续岭南“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精神,为校友、母校及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