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讲堂博雅系列讲座 | 探秘南洋画风:地缘文化交织下的艺术脉络
2025年5月16日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岭南大讲堂博雅系列讲座在岭南堂三楼陈荣捷讲学厅精彩上演。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王艾,以 “地缘文化交互作用下的‘南洋画风’—— 中华美术研究会与东南亚华人美术(1936—1952)” 为主题,带领师生走进东南亚华人美术的独特世界。

讲座开篇,王艾教授以潮汕籍身份切入,分享对家乡美术史的好奇心与困惑,借由史料数字化与 AI 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引出 20 世纪东南亚华人美术史这一主题,从广东 “背靠大陆、面向南洋” 的地缘特征展开讲述。

随后,王艾副教授以潮汕与新加坡的文化渊源为起点,深入剖析广东、上海与南洋的地缘关系,探寻现代主义在中国传播路径。他解读中华美术研究会的历史意义,以丰富史料与作品展现 1936 至 1952 年间中国美术对东南亚的影响及 “南洋画风” 的形成发展,分析地缘文化对美术风格的塑造,揭示南洋华人美术在文化碰撞中的演变。
提问环节中,针对 “东南亚华人画家是否仍受南洋画风影响” 的问题,王艾教授指出,新加坡年轻艺术家强调“去南洋化”,但陈文希等艺术家的作品已融入新加坡历史文化叙事,体现华人文化从 “离散记忆” 到 “本土遗产” 的转化。
讲座末,王艾教授总结此次以潮汕为 “边缘切口”,挖掘美术史中 “离散者” 力量,他们于边缘创造跨国艺术形态,“从边缘看中心” 的视角为理解文化流动提供范本。

岭南学院博雅讲座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此次关于东南亚华人美术的讲座,正是博雅讲座的生动实践,不仅加深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认知,更激发了大家对多元文化交融的思考,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让学生在艺术文化的滋养中,树立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