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2024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分享会
2024年度国家级课题申报启动在即,为激发学院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的积极性,促进学院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于11月15日下午举行了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分享会。学院特别邀请到具有丰富课题承担和评审经验的申曙光教授、主持国家级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的郭凯明教授、去年新获得国家级青年项目的青年教师黄雪松助理教授,现场分享课题申报心得。会议由鲁晓东副院长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鲁晓东副院长首先做了关于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的主题报告,内容包括2024年度申报动员、2023年度申报整体情况介绍以及2024年度申报组织工作计划。他指出,学院非常重视并将全力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特别强调新进教师一定要珍惜聘期里的每一次课题申报机会,并提出针对国家级项目“应报尽报”的要求。

鲁晓东副院长发言
黄雪松助理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经验。他分享的重点在于从申报失败到最终获得资助的反思过程。强调了青年学者在平时需要做好学术规划,并注重研究基础的积累。从选题和学科代码的准确定位,到申请书撰写的各个方面的细节,他均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黄雪松助理教授还特别感谢申报期间才国伟教授和张一林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以及教研室论证会和学院多轮专家评审会所提供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黄雪松助理教授发言
郭凯明教授分享自己近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心得体会。他表示,选题非常重要,建议以国家发展重大问题为导向,从中提炼出科学问题;研究路径图和技术路线图可能很重要,可以清晰体现创新性和逻辑性,理论模型的设计与运用可以重视丰富研究基础;在撰写时各个方面以一贯之的注意突出课题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郭凯明教授发言
申曙光教授是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首席专家,同时也是资深的国家级课题评审专家,他的分享从专家评审的视角展开。申教授建议青年教师认真对待和处理申报书的每一项内容,特别是要从解决问题、创造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角度去确定选题、组织研究内容、构思研究方法。他提出,申报书的“灵魂”是“价值”,而不是“创新”,尽管创新对于判断一个项目的价值十分重要,但创新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他还强调,选题的构思应结合理论梳理和现实问题,建议青年学者多做实际调研、了解现实问题,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挖掘有价值的学术主题。

申曙光教授发言
分享会在轻松愉悦的提问和交流环节中接近尾声。鲁晓东副院长表示学院会认真做好上年度的申报工作总结,持续完善和优化新的组织方案,同时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全院共同努力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申报工作。预祝大家申报工作顺利,2024共创佳绩。



分享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