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微观大数据计量建模研究” 专家学术报告会顺利举办
2023年10月22日,中山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及管理学院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微观大数据计量建模研究”专家学术报告会顺利举办。
报告会开始时课题负责人李仲飞教授致辞,他对出席会议的嘉宾以及所有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随后,李仲飞教授主持了上半场报告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林建浩教授主持了下半场报告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关肇直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洪永淼教授;首都经贸大学国际经管学院院长李鲲鹏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亚虹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杨晓光研究员先后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李仲飞教授主持上半场会议

林建浩教授主持下半场会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洪永淼教授作题为 “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应该注意十大问题”的学术报告。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已成为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一个主要的研究范式。他在本次讲座中讨论了在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十大问题,包括思想与方法哪个更重要、模型方法都有其适用前提与范围、统计关系与因果关系、统计显著性与经济重要性、慎用 P-值与发表偏差、模型证据与数据证据、参数的经济解释与模型正确设定、高R2并不意味模型正确设定、R2越大并不意味模型的解释能力越强、小模型范式与大模型范式哪个更重要等,此外,他还讲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洪永淼教授的报告有助于学者更好地学习、掌握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洪永淼教授作学术报告
首都经贸大学李鲲鹏教授作题为“Supervis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Method” 的学术报告。他认为,在面对大数据处理时,我们要用机器学习来处理数据。他向同学们介绍了监督性降温这一方法,同时讲解了利用该方法如何将高级数据降解成低位以及该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相关运用等内容,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启发。

李鲲鹏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周亚虹教授作题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的共同富裕?——基于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协同的视角”的学术报告。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征。我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面临的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他从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这两个数字经济新业态的融合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电子商务和数字金融的发展以及二者的深度融合,显著提高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

周亚虹教授作学术报告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作题为“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力:从鲍莫尔病谈起” 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讨论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著名理论“鲍莫尔病”模型,并从该模型出发,指出尽管鲍莫尔病现象表层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但其动因来源于不同层次人类需求的变化。他探讨了新冠疫情对产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经济结构可能的变化趋势,为老师和同学们对经济发展的理解引入了新的视角。

杨晓光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在会议过程中,参会的专家学者与嘉宾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最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林建浩教授总结了四位嘉宾的报告并再次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微观大数据计量建模研究”专家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