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新聚力 | 李学恒:微观经济与数字经济教研室

发布人:陈菊红

李学恒

image-20230803142053-2

助理教授

微观经济与数字经济教研室

        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引进人才。

 

教师介绍

        李学恒博士于 2018 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引进人才,研究方向为社会与经济网络理论、行为博弈论、应用微观理论等。加盟中山大学之前,李学恒博士就职于南京审计大学,在长江学者杨春雷教授带领下的泽尔腾经济学实验室团队中任助理教授。

        此前,李学恒博士已在中科院SCI心理学及行为科学1 区期刊《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上作为共同一作发表文章。今年 7 月,又以唯一作者身份、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为署名单位在微观经济学理论顶级期刊《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上发表独作文章。

        李学恒博士现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念依赖偏好和社会规范的演化:心理博弈的随机稳定均衡”。

 

主要成果

        以下是李学恒博士的代表作之一、以独作身份发表于《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的文章《设计互补性下的最优广义网络》(Designing Weighted and Directed Networks under Complementarities)的简要介绍:

        该文研究了在存在互补性的情况下,组织计划者如何设计一个影响组织绩效的广义组织网络,以实现组织目标。所谓互补性,即指个体的努力或生产力会随着其他人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一个组织中,员工看到同事更努力工作就会被激励也更努力工作。此前大部分的网络经济学文献都假设个体之间的影响要么不存在、要么是双向和等强度的。而该文所研究的广义网络,则同时考虑了个体之间影响的强度和方向上的多样性。

        该文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链接占优”(Link-dominance)和 “广义嵌套裂图” (Generalized nested split graphs) 的概念,并证明,在互补性下,所有最优广义网络都是广义嵌套裂图。在一个广义嵌套裂图中,所有个体都由链接占优关系来排序,从而形成一个内生的等级制组织,在原本同质的个体之间产生内生的不平等。这个结论对于理解组织中的互补性如何影响最优组织设计、个体行为,和个体之间的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感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学院,在经济学专业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学院师资力量强大,拥有多名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超过60%的教师拥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或访学经历。其中,岭南学院的微观与数字经济教研室致力于微观经济学研究,关注社会经济网络和行为经济学等前沿领域,这与我的研究方向契合。同时,学院也鼓励教师积极向一流期刊投稿发表高质量论文。因此,加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可以给我的学术发展提供协同效应,有助于我进行有挑战性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帮助的研究。”

 

未来愿景

        “加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后,我将继续从事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和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岭南学院提供的课题资源和学术平台,努力进行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李学恒老师加入岭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