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毕业季 | 最优秀本科毕业生文梅:不愿只做乘凉的人
文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务专业2019级本科生,国际商务专业排名第一。连续多次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中山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现保研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硕士项目。

初入岭南 寻找心之所向
所谓缘分,是用来形容初次相遇的人。四年前的盛夏,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身着印有岭南二字的红色院服参加开学典礼,因岭院相遇,以岭南为傲,缘分也由此续写。而我与岭南的缘分虽迟但到,大一时的我在东校修读理工科专业,心中怀揣着对商科专业的热爱,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努力,如愿转来向往已久的岭院。
大二是新的起点,也是成长曲线陡峭的一年。由于需要补修大一在岭院缺失的课程,自己常来回奔波于叶葆定和逸夫楼,基本开启了教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段中轴线近20分钟的路程,那些在院图和一教自习的时光,忙碌且充实,如今也成为了最难忘的回忆。不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还是抗压能力、pre能力,都在老师的悉心教学和实践锻炼中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此过程中,我也曾有过焦虑和迷茫的时刻,但所幸在跌跌撞撞中逐渐明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寻找到了“心之所向”。
最初选择国商专业,是被其课程内容所吸引,而三年的学习让我更加坚定自己对国商的热爱。我一直非常喜欢国商的授课方式,多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的自主空间较大,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积极。回顾大学四年,我非常庆幸自己在合适的契机遇见岭院,遇见国商,无论是兴趣度,还是个人性格、能力的适配度,国商都是从未后悔的选择,因此自己也在研究生阶段再次选择了相关专业。
人生是旷野 不是轨道
记得刚刚进入康乐园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好奇,那时的我们经常会请教学长学姐各种问题,比如“高数应该怎么学、大一应该做哪些准备”等,试图复制其成长轨迹,成为和他(她)们一样优秀的人,而今日的我们也一定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一直贯穿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不算是早早明晰自己的未来规划的类型,因此不论是课程、科研或是实习,大多数时候我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一步步前进。在专业课程中,岭南学院坚持“强基础、促交叉”的培养理念,赋予我们多样的学习机会及广阔的国际视野,帮助每一位岭南学子全面成长。除了认真完成本专业的学习,我也主动修读了公司金融、运筹学等其他专业课,兼顾金融知识体系的搭建,丰富多元化的学科积累。
课堂之外,我积极把握各项科研机会以增进理论深度,强化知识运用。大二和大三期间,我先后担任科研助理和申报大创校级立项,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获得有素的科研训练。两年的点滴积累提升了我的文献阅读能力,同时也对学术研究有了初步的认知。而大四毕业论文获评优秀,也为我过去的沉淀和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深入学术之路的同时,实习经历也使我受益良多。过去三年,我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断探索和试错,并最终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追光而浴,沐光而行
有太多的人和事,像一束光引领着我前进,最终使我也变成了光芒的一部分,又照耀着未来前行之人。在岭院血脉相承的校友导师项目下,我有幸亲身接触与参与创业,在师兄的带领下一步步走进真实的商业实践;在电信与计算机同学的盛情邀请下,我也初次尝到AI浪潮的甜头,与团队一同荣获“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铜奖。
我不愿只做乘凉的人,即便我身如芥子,依旧心藏须弥。
无论是身体力行参与学生工作,还是投入院校的志愿活动,都让我有机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手留余香。在校内外的论坛、比赛、社工活动中,我收获了比150个公益时多得多的回报——有来自服务对象真诚的感谢,与志愿团队携手并肩的友谊,更有助人后发自内心的强烈满足感。除此之外,承蒙学长学姐的帮助,让我在求职、保研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而同时作为IEC行研俱乐部的创始成员、SCC华南咨询俱乐部的成员,我也尽全力去帮助其它学弟学妹,实现代际间传承。
对于追光者而言,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而超越自我是最佳状态。这是体育精神教会我的一切。在学院运动会的接力赛、康乐杯跳绳的单摇跳比赛中,除了收获光鲜的校级或院级冠亚军名次,我更是不断超越原先的自己,在跳绳单项上一次又一次突破,最终实现从未设想过的飞跃。

落其实者思其树 饮其流者怀其源
我一直相信,我们这一届有着特殊的羁绊。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在这不寻常的三年中,我们携手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即使隔着电脑屏幕,课堂讨论和互动也从未减少,即使被封寝,也有老师们化身“大白”接力运送物资。我们依旧一起通宵讨论课题、互相加油打气,那些早早爬起来学习的日子,那些熬夜疲惫却依然撑起自己的夜晚,都是我们努力追寻梦想的印记。
值毕业之际,回想当初新生晚会的舞台,我们见证了疫情从开始到结束,小北从关闭到开放,从起点到终点,我们共同谱写了一段圆满而充实的青春回忆,回忆里有师长们的谆谆教诲,有同学们的砥砺奋进,有亲人的陪伴,有朋友的鼓励。
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开端。今日我们从岭院毕业,也是成为岭院校友的开始。过去四年我们从岭南学院汲取养分、被悉心呵护,未来也将通过自己的能力回馈给可爱的学院。作育英才、服务社会,也不只是我们烂熟于心的院训,更是每一位岭院学子都会铭刻在心底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一日岭南人,一生岭南人,我们应当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在专业领域勤学实干,心怀家国,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需求,不负岭南之名。
最后,再次感谢中大,感谢岭南学院,感谢所有老师们,感谢炯社大家庭,感谢师兄师姐们,感谢所有工作人员,无论如何,这将是我们人生最难忘且美妙的经历之一。祝福母校和学院桃李芬芳,祝福所有同学们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