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春季交换:廖思洋 [12级本科]

 

Maastricht University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离四个多月的交换生活结束也有两个月的时间了,现在想到自己在荷兰马大的学习和生活,感觉过去了太久,就剩下要记得感谢自己当初的决定了。

当时选择交换的原因一是因为想象中在国外相对轻松地生活学习一段时间的机会挺难得,二是自己在国内的各方面状态都很不好,纯粹想利用这次交换机会换个环境,于是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荷兰(就是冲着国家而不是马大本身)成功申请到了交换项目。

由于我是岭院春季唯一一个去马大交换的学生,所以一直到达到马城的住处的时候我都有些忐忑,虽然有秋季去交换的同学帮我解答一些问题,但一想到自己要一个人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还是没什么信心。幸运的是,我的室友是一个中国人,后来我们相处得很愉快,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更快地习惯了在国外的生活。

说到马大,可能没有学生不会提起 PBL 吧。去到之前我便对这个 PROBLEM-BASED LEARNING 怀有深深的敬意,可能也是听秋季在马大饱受“摧残”的同学吐槽过的原因,所以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事实证明自己还是有些高估自己。每周两次的 tutoria都由最多 15 个学生和一位导师参加,学生们被要求在课前预习所有的教材,相关论文或是完成计算题,到正式上课(也就是 tutorial)当天,便开始讨论准备好的相关知识,导师根据大家发言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打分,大多数课程的这个环节会占期末成绩的相当大一部分。课堂上没有人直接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们相互发问解答来完成每个知识点,导师也只是引导大家的讨论,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的充分度,课上积极的状态甚至是英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国内听惯了 lecture 的我在语速超级快的导师和同学中没偶挣扎了两次课之后,终于意识到在课上再不说点什么就会导致挂科的严重后果。但这真的让我再短时间内学到特别多的东西,即使分数难看,但依然感谢 PBL。

除了每周两门四堂课,我每周有 5 天的自由时间,安排好了学习之后,生活倒也是很惬意。做饭跑步骑车旅游……突然就很充实起来,在国内不好的状态竟然也就轻易被改变了。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国家的人们交流,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真的是一种(我)不能言说的体验。

打心眼儿里感谢岭院给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机会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