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8月24日下午,岭南学院在岭南堂302讲学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布置本学期教学和科研相关工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岭南学院党委副书记樊峰会同志,副院长鲁晓东教授、刘彦初副教授及学院教职员工共120多人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黄毅同志主持。
黄毅书记主持会议
首先,黄毅书记强调了新学期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他指出,学院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规定,认真统计整理“五本台账”,师生员工返校需经申请审批,返校前7天需持续按要求每天进行健康申报。师生员工要持续强化防护意识,当好个人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尤其在返校旅途中需注意个人防护。学院要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对疫情防控措施及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补齐疫情防控短板。最后,黄毅书记传达了近期党建工作重点,他号召全院师生积极参与“礼赞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微党课评选、展播活动,力求通过授课内容,引导听众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黄毅书记发言
樊峰会副书记介绍了2021学年学生工作情况和2022学年的主要任务,并通报了学院近期重点工作。2021学年学院各项学生工作进展顺利,均有突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表现优异。2022学年,学院将建设高水平学生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化培训和交流研讨,提高辅导员履职能力和工作合力,深化“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健全高质量学生工作体系,推动“五育”并举,建设有特色品牌的第二课堂,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新学期伊始,21级分流搬迁及迎新、22级迎新及入学教育、奖助学金评审等工作陆续开展。在疫情防控方面,学院将加强学生每日健康申报,常态化安全与纪律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樊峰会副书记发言
鲁晓东副院长总结了2021学年学院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2021学年,学院发表科研论文106篇,其中,中文77篇,英文29篇,发表质量和数量明显增长,出版学术专著6部,新增立项17项,6份政策咨询报告获得不同层次的采纳与批示,1项成果获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1项成果获中国信息经济学2021优秀成果奖,举办系列讲座23场,学术会议2个。本学期,学院将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讨会”及首届“大数据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文本数据分析及其应用”研讨会,支持各教研室及科研机构举办相应学科学术研讨会,继续办好岭南学术论坛和校友论坛,做好学院科研工作2023年度校预算申报工作及下半年各类省市项目的申报工作,重点做好各层次课题的过程管理及2022年度国家级课题申报总结。最后,鲁晓东副院长希望全院教师共同努力,将学院科研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鲁晓东副院长发言
刘彦初副院长通报了上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并布置了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对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根据课表严格遵守完成课程教学工作任务;二是按照学校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科学做好自身防护和课堂防疫工作,杜绝教师迟到、旷教等教学事故;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教务系统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课程思政覆盖率须达100%,结合专业与课程的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及实施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有效、有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外,学院将加强教研室和课程组建设,课程组统一课程大纲、教材、考核标准、课件,落实教研室集体备课及教研室主任听课。

刘彦初副院长线上发言
李善民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努力提升学科实力。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规范本科生脸谱课程的教学大纲,深入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加强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组织学术型硕士尽快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将进一步聚焦经济金融学科,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全面提升学院承接国家重大战略的科研能力。在师资队伍方面,学院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用好深圳论坛和珠海论坛等重要平台招引人才,一方面做好主动外出宣讲引进人才等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才培育工作的强针对性。
李善民院长总结发言
最后,李善民院长号召全院教职工加强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学期的各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