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14讲)暨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668期)
实体经济非均衡发展与经济虚拟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指标构建
摘要:
经济虚拟化问题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不同程度上演,我国也面临“脱实向虚”等结构性失衡问题。本文分析了经济虚拟化的主要路径、成因和影响,阐述了虚拟经济不创造新增财富却参与分配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使用投入产出数据,形成了以虚拟经济比率、虚拟资本自我膨胀率、虚拟服务实体部类比和虚拟经济乘数效应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同时与美国、日本和韩国进行了国际比较。
报告人简介:

李帮喜,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常务理事/执委会副主任。《政治经济学季刊》执行主编,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 副主编,《清华·政治经济学研究丛书》联合主编。研究领域为数理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Monthly Review,《季刊经济理论》(日文)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中、英、日文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和一般项目)、清华大学文科领军人才等项目多项。荣获第九届日本经济理论学会青年奖(2018)、第五届和第六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20,2022)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二等奖(2020)。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14讲),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
欢迎师生参加!
【活动介绍】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 “中山大学学术文化论坛”是中山大学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的校级讲座品牌项目,由南校园“学海讲坛”、北校园“杏林讲坛”、东校园“谷河讲坛”、珠海校区“若海讲坛”、深圳校区“相山讲坛”五个子品牌组成。旨在进一步丰富师生学术文化生活,提升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三校区五校园”学术资源共享。
【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中山大学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自2012年推出的品牌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660多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岭南学术论坛分经济学和金融学两大系列,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