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柏清,周先波:金融安全、全球化与经济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是研究全球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参与全球化会使所有国家受益。Dreher(2006)通过构造全球化指数,由增长模型,实证说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学者对全球化持否定态度。Chanda使用资本帐户的开放度指标发现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蒙受损失而不是受益;Rodrik则认为资本的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自身空前迅速的发展和对其它领域的渗透,金融安全问题正以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下列方面:第一,研究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找出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因素;第二,研究金融安全现状,探究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潜在威胁,并提出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第三,研究金融风险预警机制。Kaminsky et al.利用信号分析法构建危机预警系统;Lestano et al.将金融危机细分为外汇、银行和债务三种危机构建预警系统。在国内,刘志强结合金融危机特点设计出一种预警指标体系;张元萍和孙刚借鉴国际上影响广泛的STV横截面回归模型和KLR信号分析法实证分析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总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金融安全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全球化和金融安全的上述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全球化、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中某一个或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目前将全球化、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不多。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从各种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学得了许多维护自己金融安全的方法。为适应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在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的同时,是否达到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较为理想状态呢?为此,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开放经济模型的框架下,纳入金融安全和全球化因素,实证研究两者在影响经济增长方面的性质特征。主要问题有: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吗?当考虑金融安全因素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是改变吗?金融安全对经济增长是否也起作用?在开放经济模型框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存在收敛现象吗?金融安全对这种趋同的影响如何呢?本文应用增长理论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尝试回答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