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等:义务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匹配吗?——基于激励组合的视角

发布人:金钊

通过借鉴Faguet(2004)的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构成的激励组合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支出供求匹配度问题。研究发现:1)激励组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供给,在各地区明显有差异;2)各地区义务教育供给差异最显著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3)地方政府义务教育供给需求的匹配度是在增加的。 分权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供给地区差异很大,财政分权是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而起作用的。各地财力有差异,公共品的供求匹配度有差异,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有高有低,因此影响到公共品的供给效率。财力雄厚的地方,公共品严重供给过度,甚至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老少边穷的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最终在全国就形成了供给不足不均衡的现象。探究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发现制度规则方面的因素显著影响了义务教育的供求匹配度,比如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义务教育的供求敏感度。政府的行政规范对义务教育的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地方政府吃皇粮的人越多,那么义务教育方面的支出会更多的被行政公务费挤占。因此,制度安排很重要,要提高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供给水平,要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注意制度方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