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31讲)暨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676期)

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资本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人:韦芳三
主题
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资本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岭南堂黄炳礼会议室(203)
主讲人
朱荫贵(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特邀访问教授)
主持人
鲁晓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教授)

主要内容:

       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中,资金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中国近代缺乏资本原始积累,政府对数量最大也最为活跃的民间资本企业的资金援助极为有限。因此,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民间金融机构、传统社会筹资习惯和途径以及机器工业产生后民间应运而生的企业筹资方式,承担了工业化进程中对资本的需求重担。这里分析的民间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吸收社会储蓄和企业内部多种挖潜积累的扩张方式,展示了一幅幅中国民间金融资本活跃的历史图景。

 

报告人简介:


 


      朱荫贵,198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2—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曾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和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社会科学家证书并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中国近代航运史、股份制企业史、金融证券史等领域。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清史工程等多种科研项目。主要著作有《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近代中国:金融与证券研究》《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生成与演变》等,科研成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合著专著《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著作奖一等奖,吴玉章社会科学一等奖和郭沫若历史科学一等奖等。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31讲),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

       欢迎师生参加!

 

 

【活动介绍】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 “中山大学学术文化论坛”是中山大学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的校级讲座品牌项目,由南校园“学海讲坛”、北校园“杏林讲坛”、东校园“谷河讲坛”、珠海校区“若海讲坛”、深圳校区“相山讲坛”五个子品牌组成。旨在进一步丰富师生学术文化生活,提升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三校区五校园”学术资源共享。

       【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中山大学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自2012年推出的品牌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670多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岭南学术论坛分经济学和金融学两大系列,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