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名人进世纪中大”系列讲座暨学海讲坛第21讲 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672期)
福利紧缩、政府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视角
摘要:
我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讨论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政府支出结构对宏观资本循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理论上,本文以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借鉴奥康纳的国家财政危机理论关于政府支出职能的划分方法,将政府支出分为形成不变资本的社会投资、形成可变资本的社会消费以及纯粹的社会费用三大类;并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政府支出结构的资本循环模型,分析各类政府支出作用于社会总资本循环的积累和实现的两个途径,进而讨论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欧洲国家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政府支出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对资本循环状况和长期经济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公共债务高企的欧洲国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商品实现更为困难,其政府支出结构却呈现出福利支出占比却相对较低、大量资金通过政府支付公共债务利息和补贴金融机构而离开资本循环的特点,因而以削减福利为主的紧缩政策,反而可能加重消费不足问题,不利于经济复苏。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应借鉴欧洲国家的经验、吸取其教训,发挥好国家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和对创新发展的保障功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报告人简介:

赵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央马工程专家,《政治经济学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秘书长,《清华·政治经济学丛书》联合主编。在《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财贸经济》《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经济学动态》《光明日报》、Post Keynesian Review、China Political Economy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数理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主持和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大专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北京市国资委和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和教学成果曾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8)、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和二等奖(202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2021)、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2018)和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20)。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21讲),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
欢迎师生参加!
【活动介绍】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 “中山大学学术文化论坛”是中山大学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的校级讲座品牌项目,由南校园“学海讲坛”、北校园“杏林讲坛”、东校园“谷河讲坛”、珠海校区“若海讲坛”、深圳校区“相山讲坛”五个子品牌组成。旨在进一步丰富师生学术文化生活,提升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三校区五校园”学术资源共享。
【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中山大学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自2012年推出的品牌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670多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岭南学术论坛分经济学和金融学两大系列,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