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10讲)暨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664期)
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律思考
讲座介绍:
全球大范围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及持续衰减是近年宏观经济领域最紧要国际前沿大问题。本文建立内生增长框架模型,划分总生产为多种分类产业,嵌入了纵横向不同的技术进步的内生机制,引入了一种特殊的家庭财富分布机制和“有限需求“假设,建立了家庭财富分布极化程度参数与分类产品总需求之间的关系,由此模型系统能够产生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内生性机制。这一机制从现实经济规律角度的逻辑是:自后工业化时代以来,大多数国家进入基本物资供给过剩的阶段,市场需求的总体有限性和相对有限性都成为新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富收入差距的程度决定产品的市场总需求,差距越大,总需求越低;在收入结构确定的市场,总需求是有限的,形成大多数产业发展的终极限制。产业内部的纵向技术进步会提高产出效率,但这样的作用是边际递减的,且会引致收入差距的扩大;横向技术进步(新产品的创新)能够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当横向技术进步速度有限,其所形成的新产品创造的需求不足以补偿财富极化造成的总需求下降的额度时,而这一趋势是必然的,则总体的有效需求不足就发生了,进而危机和增长动力衰减机制形成。模型经济具有周期波动的内生性特征,能够模拟产业周期的倒U型特征;能够解释典型的增长现象,并给出了实现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条件。
报告人简介:

陈昆亭,男,博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学校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周期理论、增长理论。系国内最早使用RBC方法、滤波方法和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其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关于工业革命和大分流问题研究、一致增长理论研究丰富了国内增长理论领域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代表国内最前沿的研究水平;其波动与增长关联方面研究、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代表国内前沿水平。近年来在《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10讲),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
欢迎师生参加!
【活动介绍】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 “中山大学学术文化论坛”是中山大学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的校级讲座品牌项目,由南校园“学海讲坛”、北校园“杏林讲坛”、东校园“谷河讲坛”、珠海校区“若海讲坛”、深圳校区“相山讲坛”五个子品牌组成。旨在进一步丰富师生学术文化生活,提升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三校区五校园”学术资源共享。
【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中山大学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自2012年推出的品牌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650多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岭南学术论坛分经济学和金融学两大系列,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