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4讲)暨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658期)
中国粮食种植的潜在生产率和空间配置效率
讲座介绍:
本文基于GAEZ数据库估算中国地块-作物层面潜在农业生产率,并在多地区农业生产一般均衡框架中讨论粮食作物布局优化问题,从潜在生产率和空间配置效率两个维度研究中国粮食作物生产的潜力。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2002年到2021年,粮食产量的潜在增长空间大约从100%下降到50%,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取得很大成绩。第二,粮食生产产量提升的潜力可以由潜在生产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两个维度解释,空间配置效率解释力基本维持20%左右。第三,给定种植面积约束时,粮食作物空间布局的全国统筹决策和分省分散决策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很小,但各省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第四,种植面积约束、产量约束、产值约束等不同约束条件下,模型优化结果有较大差异,实际种植情况相对于种植面积约束最优的效率损失最小。本文的研究表明,发展高质量高效率农业、适当放松作物种植空间约束对挖掘粮食生产潜力至为重要,这对中国未来粮食和耕地相关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报告人简介:

杨汝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十四五规划专项项目等多项课题。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期刊。担任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消费经济》副主编、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长、中国经济学年会发展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第4讲),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
欢迎师生参加!
【活动介绍】
【中山大学学海讲坛】 “中山大学学术文化论坛”是中山大学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的校级讲座品牌项目,由南校园“学海讲坛”、北校园“杏林讲坛”、东校园“谷河讲坛”、珠海校区“若海讲坛”、深圳校区“相山讲坛”五个子品牌组成。旨在进一步丰富师生学术文化生活,提升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三校区五校园”学术资源共享。
【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中山大学岭南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自2012年推出的品牌学术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650多期,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岭南学术论坛分经济学和金融学两大系列,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