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玲,徐舒,连玉君: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发布人:金钊
发布日期:2016-06-14
本文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我国工业能源强度,通过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1994-2008年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确定不同类型行业资本、能源与劳动的嵌套CES生产函数结构。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是资本、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因为在多数行业内,资本和能源表现为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有效资本、有效能源和有效劳动在特定要素替代弹性条件下,通过影响能源份额进而影响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刻画这3种有效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利用要素间的替代关系来降低能源强度。政府可对不同类型企业实行税收政策,或取消对能源价格的补贴政策,改变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利用要素替代和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机制降低能源强度。依据不同要素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作用方向的差异,对各行业提升要素效率水平的研发投人应有侧重。同时,在目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的髙耗能产业,或对高耗能产业进行技术升级,这将对降低能源强度起到重要作用。
全文详见链接:
http://ife.sysu.edu.cn/administrator/index.php?option=com_jdownloads&task=download&cid=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