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峰会
08:00-08:30 |
会场报到签名(叶葆定堂三楼讲学厅) |
08:30-08:45 |
开幕式致辞 主 持 人:王 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致 辞 人:喻世友(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黄志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 白志中(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 |
08:45-09:45 08:45-09:15 09:15-09:45 |
主旨演讲 演讲题目:关于国际金融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永利(中国银行副行长) 演讲题目:金融科技产业对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宋 海(广东省原副省长、中山大学金融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教授) |
09:45-10:00 |
优秀论文发奖 主 持 人:宗 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副所长、研究员) |
10:00-10:10 |
合影留念 |
10:10-10:30 |
茶歇 |
10:30-12:00 10:30-10:45 10:45-11:00 11:00-11:15 11:15-11:30 11:30-11:45 11:45-12:00 |
主题演讲 主 持 人:钟 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国际金融研究》副主编) 演讲题目:金融市场化改革与综合经营 宗 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副所长、研究员) 演讲题目: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张礼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自平衡交互盯住国际货币体系初步构想 陈学彬(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金融危机、国有股权与资本投资 梁 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人民币国际化方向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与应对 王 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
12:00-13:30 |
自助午餐、休息(岭南堂一楼大厅) |
|
|
13:30-15:30 |
分会场讨论(岭南堂会议室) 分会场1: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化 (地点:岭南堂二楼董事室) 主持人:周开国(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1.境内外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联动关系—基于VAR-MVGARCH的实证分析 报告人:周先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评论人:杨娇辉(中山大学) 2.日元汇率变动的根源—汇率是冲击的吸收者还是冲击的始作俑者? 报告人:丁 宁(东北财经大学) 评论人:邓柏峻(中山大学) 3.市场分割的东北亚货币之间的跨货币溢出效应与汇率预测 报告人:杨娇辉(中山大学) 评论人:周先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市场分割、期限结构与外汇市场变动的非对称性 报告人:邓柏峻(中山大学) 评论人:丁 宁(东北财经大学) 5.从日本企业推进日元国际化所遇瓶颈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报告人:丁剑平(上海财经大学) 评论人:张浚脯(西南财经大学) 6.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货币体系变革 报告人:张浚脯(西南财经大学) 评论人:丁剑平(上海财经大学) 分会场2:利率市场化及其渠道(地点:岭南堂一楼汪道涵会议室) 主持人:江 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1.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幅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全国124家银行的数据 报告人:王 宁(西南财经大学) 评论人:陈 郑(中山大学) 2.Firm Balance Sheet Effect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2007-2012): Empirical Test Evidence from China’s Data 报告人:张 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评论人:路 妍(东北财经大学) 3.中国分离均衡信贷市场的利率定价:搜寻效率与风险因素检验—信贷利率市场化实现机制分析 报告人:王 德(中央财经大学) 评论人:张庆君(中国社会科学院) 4.利率市场化与中国经济波动 报告人:陈 郑(中山大学) 评论人:王 宁(西南财经大学) 5.市场竞争力、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我国银行业(2000-2011)门限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报告人:张庆君(中国社会科学院) 评论人:王 德(中央财经大学) 6.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研究 报告人:路 妍(东北财经大学) 评论人:张 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分会场3:货币政策(地点:岭南堂一楼林植宣会议室) 主持人:李 成(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1.货币循环流动与资产价格的波动 报告人:马亚明(天津财经大学) 评论人:张龙翔(武汉大学) 2.经济环境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沟通的效果吗?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报告人:鲁 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评论人:赵志君(中国社会科学院) 3.经济开放度对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影响 报告人:张龙翔(武汉大学) 评论人:鲁 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非对称货币冲击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报告人:赵志君(中国社会科学院) 评论人:马亚明(天津财经大学) 分会场4:金融风险与防范(地点:岭南堂二楼伍舜德会议室) 主持人:周天芸(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1.银行异质性对货币政策治理通胀效应的影响 报告人:周建芳(杭州师范大学) 评论人:丁冬冬(清华大学) 2.金融对冲、经营对冲和公司价值 报告人:王晓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评论人:周建芳(杭州师范大学) 3.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基于拓展的未定权益分析法 报告人:胡锡亮(西南财经大学) 评论人:周天芸(中山大学) 4.我国上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分摊”研究—基于MES模型的分析 报告人:代 松(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评论人:胡锡亮(西南财经大学) 5.基于机构关联度的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测度 报告人:周天芸(中山大学) 评论人:代 松(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6.银行授信、公司特征与流动性配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报告人:丁冬冬(清华大学) 评论人:王晓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分会场5:金融危机与开放(地点:岭南堂二楼第四会议室) 主持人:宋清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1.欧债危机的混沌动力系统理论分析及中国的检验 报告人:辛晓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评论人:栾 彦(辽宁大学) 2.利用外资政策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报告人:段子忠 (中国农业大学) 评论人:韩永辉(中山大学) 3.资本账户开放与宏观经济波动 报告人:熊衍飞(中山大学) 评论人:金洪飞(上海财经大学) 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报告人:栾 彦(辽宁大学) 评论人:辛晓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银行危机后经济衰退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人:金洪飞(上海财经大学) 评论人:熊衍飞(中山大学) 6.欧债危机的根源及启示——基于货币一体化的视角 报告人:韩永辉(中山大学) 评论人:段子忠(中国农业大学) 分会场6:金融发展(地点:岭南堂二楼叶葆定会议室) 主持人:朱孟楠(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1.银行系统性风险衡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报告人:罗 航 (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评论人:潘 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农村金融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国际经验借鉴—基于信息不对称视 角 报告人:慕丽杰 (辽宁大学) 评论人:叶 芳(厦门大学) 3.对四大国际收支理论的再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 报告人:王佳炜(福州大学) 评论人:慕丽杰(辽宁大学) 4.当前美元主导地位难以撼动的原因—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实证分析 报告人:叶 芳(厦门大学) 评论人:禹钟华(东北财经大学) 5.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及相关性研究 报告人:潘 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评论人:罗 航(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新自由主义的嬗变及与金融霸权的逻辑关联—金融新自由主义的“通往奴役之路” 报告人:禹钟华(东北财经大学) 评论人:王佳炜(福州大学) |
15:30-15:40 |
茶歇(岭南堂三楼讲学厅) |
|
|
15:40-16:20 |
Panel 1:货币政策与银行业转型发展(岭南堂三楼讲学厅) 主 持 人:陆 军(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基于收入分配的新视角 江 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货币政策为何容易过激 李 成(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与风险 周开国(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社会融资总量的问题探讨 汪 洋(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Panel 2: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岭南堂三楼讲学厅) 主 持 人:温 彬(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常务副主编、研究员) 发言题目:当前美元主导地位难以撼动的原因 朱孟楠(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美国QE:前景展望和影响分析 孙 杰(《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 发言题目:合理利用外汇储备 金洪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 崔日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总结发言 张文彪(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党委书记) 宗 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17:00-17:10 17:00-17:05 17:05-17:10 |
|
18:30 |
晚宴 |
注:此讲座为本科生《专题讲座》课程,邀请全院学生出席明天上午环节活动,
有意向出席的同学请于下午2点前发送邮件到孙老师邮箱sunyxi@mail.sysu.edu.cn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