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 中山大学数字经济研学行:广州数据交易所
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近日组织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师生赴广州数据交易所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平台,通过实地走访让师生深入了解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前沿动态,探索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活动伊始,师生们齐聚广州数据交易所一楼大厅。在讲解环节中,广州数据交易所产品总监郑彬彬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交易所在创新平台搭建、会员与产业生态培育、以及“一所多基地”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他还回顾了广数所的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为师生们理解数据要素市场的广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背景基础。
在参访过程中,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硕在读学生张翼结合自身广州数据交易所数文产品展区负责人的工作实际,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数字文化产品在数据要素市场中的创新实践,从产品设计、交易模式到价值实现路径,展现了数据要素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现场师生围绕这一新兴领域踊跃提问,将产学研融合的理念生动呈现。
随后师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三楼会议室,开始分享交流环节。
交易所产品总监郑彬彬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从中央战略部署到广东本地实践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脉络,重点介绍了其在构建交易规则、推动数据产权登记、促进数据资产化及探索“数据要素×”行业应用等方面的前沿工作。通过讲解,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数据要素对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数据的确权难题、定价机制、跨境流动合规性以及数据要素赋能传统产业的具体路径等热点问题,与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思维碰撞,气氛热烈。本次参访将课堂理论与市场实践紧密相连,有效拓宽了同学们对数字经济,特别是数据要素市场化运作的认知边界,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活动尾声,岭南学院赵昌文教授以"生态"二字为本次参访作出精辟总结。他指出,数据要素市场既是一个新型市场,更是一个复杂而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赵教授表示,这次期待已久的参访收获远超预期,作为其《数据要素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最后一课,为整个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他寄语同学们,在这个数字时代的大潮与绿色变革的交汇点上,期待看到大家能够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生态"中开拓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此次参访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数据要素市场的理解,更为校企协同育人开辟了新路径。展望未来,岭南学院将继续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把握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