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金融硕士
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紧扣金融行业需求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的企业培养既有坚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又有极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和财务专门人才。训练学生能够拥有坚实的经济与数理基础,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金融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够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类企业的财务部门中高级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的需要。
学位标准
全日制金融硕士学制2年,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项目实行学分制。要求学生至少修满42个标准学分(毕业论文除外),其中包括:公共理论课5个学分;专业基础课26个学分;专业方法与实践课程4个学分;系列讲座1个学分;专业选修课6个学分。其余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培养特色
本专业学位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紧扣金融行业需求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金融行业和非金融行业的企业培养既有坚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又有极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和财务专门人才。方向布局包括:证券投资与量化分析、金融机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等。
本专业学位实行“双导师制”,每位学生由一位学术导师和一位业界导师共同指导。学术导师由学校负责遴选并进行年度考核,负责在学生学业、论文写作方面给予指导;业界导师由学院负责选聘并进行考核,负责在学生实习、职业规划、就业选择方面给予指导并通过多种方式全程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学院定期举办业界导师见面会和培养研讨会、邀请业界导师开展交流分享、开设主题讲座、安排企业参访、对学生培养及专业学位学科发展献计献策。
此外,本专业积极加强与外界合作,通过多途径打造强大的业界资源拓展本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学院合作的业界专家们通过指导专业发展战略、举办前沿讲座、提供实习等多种途径支持专业发展。本专业与大湾区多家著名金融企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为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与支撑。
招生选拔
全日制金融硕士采取推荐免试和公开招考两种方式招生。
课程教学
本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融合当前行业发展需要及学生应用和职业能力培养需要,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以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宽口径、重基础、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着重加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建设。
(1)多维并进,构建完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项目按照金融硕士教指委指导精神和 AACSB 等国际认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预期学习目标出发,设计达到该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分标准、教学评估等系列方案,形成了完整质量保障体系。
(2)融通校内外资源,知行并举。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采用案例教学、企业参访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开设实操课程,部分课程完全由业界专家授课。如《国际银行业务》由花旗银行高管团队负责授课;《国家金融学》由广东省原副省长陈云贤博士主讲;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开设《证券市场前沿与实务》课程;本专业学位硕士为美国 CFA 协会课程合作伙伴项目。
(3)常规化师资培训,打造一流教学团队。项目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组织教师进修、访问、参加国际会议等,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多位教师曾赴 MIT 斯隆管理学院学习。
实践教学
本专业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精神指导专业实践工作。依托学院强大学科优势和庞大校友群体提供的优秀业界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习机会,本专业的实践体系具有规范化、高端化、国际化等特点。
(1)邀请金融行业实践专家合作开设实务类课程。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开设《证券市场前沿与实务》课程。
(2)“双导师”培养机制,同步提升实践能力。本专业为每位学生同时配置学术导师和业界导师,同步提升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制定业界导师选聘与管理办法,规范专业实践活动。项目制定了《业界导师选聘与管理办法》,加强业界导师对硕士生的指导作用,明确业界导师选聘的要求,选聘程序、主要职责。
(3)开设实践类课程,将实践纳入培养方案。开设实践课程《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在金融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实习报告由专任老师评阅后纳入考评体系。
(4)大湾区金融业高度发达,为本专业提供优质实习资源。作为全球四大湾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齐聚、科技企业云集、金融资源丰富。湾区的科技金融生态为本专业同学提供了优质和丰富的实习。主要实习平台包括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华为投控等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
本专业高度重视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以期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通过邀请校外专家来校授课和企业参访周系列讲座,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与业界专家交流、学习第一线的金融实务和前沿发展。
论文质量
总体情况:本专业要求硕士学位论文能够体现学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且有创新性与可行性。在开展学位论文工作中,本专业学生紧扣金融行业需求特点,既有一定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又有极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有坚实的经济与数理基础,能够熟练运用金融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金融硕士学位论文形式有四类,案例分析、产品设计、调研报告,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涉及商业银行、私募权基金、信贷、理财等不同领域形式多样。
论文评优及抽检情况:学生及导师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学术道德规范,不断完善文章体系,严防抄袭现象,并积极探索研究的实践性意义。论文通过及审查合格率达100%,平均每年都有优秀毕业论文,其中学生2017级金融硕士陈雨恬于2020年获第六届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大赛获得“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