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乐园到清华园: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师生数字经济研学行
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师生一行,由学院院长助理、专硕教育中心主任陈斯维副教授和数字经济硕士学术主任徐欣毅副教授领队,前往北京开展为期三天的数字经济研学行,旨在通过跨校交流、课堂融入与企业参访,为师生搭建学习前沿知识、拓展视野的平台。
清华园的秋日景致为此次游学奠定了独特基调。浅秋时节的校园内,桂花香气弥漫,白色二校门在秋阳下尽显温润;金黄银杏叶飘落,为小径铺就 “金色地毯”;水木清华湖面上,鸭子的剪影与粼粼波光、岸边红枫相映成趣。百年学府的厚重底蕴与秋日景致的灵动诗意自然融合,成为游学活动的天然背景。
清华园第一站,邀请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张磊博士介绍了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短短一个小时的分享,让同学们系统了解清华大学的历史脉络与精神文化。把清华的学术精神、数字经济学科的发展脉络,和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故事结合起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校风影响着每一位清华学者,让他们在数字经济领域脚踏实地钻研,顶尖的学术带着这样深厚的人文温度,在历史的沉淀中慢慢生长。
校园内的名人雕像承载着学校的发展记忆,也直观展现了一代代清华人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的践行。清华大学的校训精神与中山大学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的校训精神遥相呼应,两校跨越地域的精神契合点——对知识的敬畏、对责任的坚守、对家国的担当,引起了研学团队的文化共鸣。
清华园第二站,中大岭院师生一行深度参与清华大学数字经济专业课堂。清华大学的教授们通过鲜活案例拆解数字经济领域前沿议题,授课内容涵盖数据时代的反垄断革新、人机交互设计等内容。
在数字反垄断课堂,张晨颖教授从我们日常接触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把复杂的反垄断规则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反垄断法最初在世界版图中只有零星几个地区发起,后来演变为全球践行的法规,不断迭代传统反垄断逻辑规则的局限性,适应每个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现实。
易成教授的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课程提到人机交互中最重要的是流程的拆解,以及在拆解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AI嵌入,嵌到哪个环节,更是清晰地给大家呈现了在实践场合中,场景驱动的人智交互如何设计,如何从落地到应用。
课堂上,中大学子与清华学子围绕专业问题展开深度交流:清华学子展现出缜密的思辨能力和敏锐的行业洞察,中大学子则带来了粤港澳大湾区一线的实践经验和业界从业的独特视角。双方观点在交锋中相互激发,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区域经验在全局视野下实现升华,这场跨越南北的思想碰撞,既有了理论的深度,更有了现实的温度。课后,两校学子还就特色课程、职业规划等话题进行交流。
从康乐园到清华园,是中山大学数字经济硕士项目跨校交流、深化 “产学研融合” 育人模式的一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师生接触到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实践案例,更通过跨校文化共鸣、思想碰撞与实践学习,实现了 “拓宽视野、明确方向” 的目标。作为中山大学数字经济硕士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校研学活动为师生成长提供了多元支持,也为两校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