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啦!启航数字新纪元,谱写岭南新篇章
2025年秋季学期于9月13日正式启幕。校歌院歌承载的育人初心、课堂中的学术交流、师生对新学期的期许,共同构成新学期成长与探索之旅的开篇。
校歌院歌中的传承
正式上课前,师生起立,当校歌院歌的前奏响起,旋律中任课老师与青春学子的歌声交织,课前唱校歌院歌不仅是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第一周课程精彩瞬间
开学第一周的课堂,岭南学院数字经济硕士的同学们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开启了对数字世界的探索之旅。
《数据要素理论与实践》,赵昌文教授对数据资产价值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剖析,不仅涵盖了数据资产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还深入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金融》,刘彦初教授则用一连串鲜活的案例勾勒这个领域的进化图谱:从支付宝的诞生怎样改变支付生态,到数字金融的兴起,清晰展示了技术创新与金融实践的碰撞。
《数字化运营》,陈刚教授课程内容涵盖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产能优化、品质和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框架,并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数字经济学概论》,陈斯维副教授以现实中的博弈案例为切入点,点燃了同学们的思辨热情。“效率提升”与“人文关怀”的关键词让同学们展开一场关于数字时代价值平衡的讨论——有同学从算法推荐的精准性出发主张效率优先,也有人以数据隐私保护为例强调人文底线。
在《数字科技前沿概论》,赵宝全副教授详述人工智能发展的“三起三落”:从达特茅斯会议的启蒙曙光,到专家系统泡沫的破灭;从深度学习的突破性进展,到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引发的新一轮浪潮。
师生寄语
陈斯维副教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助理、专硕教育中心主任
希望你们做“有温度的数智人”:既要钻得进代码的逻辑迷宫,也要看得见数据背后的人的需求;既要追踪技术前沿的“快”,也要沉淀经济规律的“慢”;既要在课堂上“博学审问”,也要在实践中“慎思明辨”。数字经济的技术只是手段,内核永远是“人”。
25PA班王偲昊同学
我目前本身就是数字经济的从业者,基于对技术落地价值的思考,让我选择岭南学院。
未来依旧计划在金融+科技的交叉行业工作,我的目标是学会用经济学思维给 AI 算法装上‘方向盘’,未来做‘技术向善’的产品。
25PB班刘子薇同学
从十年前热议的“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再到现在人人离不开的“AI”,数字经济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悄改写着各行各业的玩法,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这份看得见的变革,让我对它背后的逻辑充满好奇。报考中山大学MDE专业,希望可以依托顶尖学术平台,搞懂数字经济到底怎么赋能产业、服务生活,真真切切地参与到相关实践中,跟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25PC班冯一帆同学
很高兴能选择岭院MDE,一是毕业12年,一直在传统行业,希望了解世界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二是我本科读电子商务,有与MDE一脉相承的基础课程,岭院课程是加强版,能有如此专业对口的学习强化机会,我觉得是运气和缘分。我希望在这里能接触前沿知识和新鲜案例,补足公司管理和理念认知上的不足,跟上数字化浪潮,争取成为驾驭新技术的人而非被取代者。
25PB刘子瑜同学
过往10年的创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存题。MDE课程融合校企数字化资源,内容贴近新兴产业发展前沿,期望能通过MDE课程系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工具与能力,形成数字时代的战略思维和跨界视野,更好地赋能传统服务业的数字化变革,为社会创造可持续的数字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