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学术季 | 广州如何打造直播电商之都?专家学者这样建言……
第九届广州学术季以“新生活 新奋斗”为主题,于2020年5月到7月期间在全市铺开,由五大系列56场活动组成,包含37场学术研讨活动和19场文化活动。
“机遇与路径: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研讨会
5月14日下午,“机遇与路径: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研讨会”在广州市商务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商务局主办,是“新生活 新奋斗”第九届广州学术季的第二场活动。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魏敏开场致辞,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德焱做总结讲话。来自新闻传播学、经济学、营销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直播电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围绕直播电商这一新兴业态以及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的机遇和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本次研讨会由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提供学术支持。
今年3月,广州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直播电商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五个方面16条政策创新举措,明确了推进实施 “个十百千万”工程的目标规划,包括培育100家有影响力的MCN机构、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等,将广州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魏敏指出,今年一季度,广州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07.44亿元,同比增长38.6%。直播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新业态,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广州正在抓紧筹备6月6日至8日的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下一步,广州将按照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安排,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利用直播电商助力经济复苏,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将“千年商都”打造成为“直播电商之都”。
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德焱指出,广州作为享誉全球的千年商都,如何抓住机遇打造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以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带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触电”,焕发老城新活力,推动贸易发展出新出彩,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助力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市社科联将推动成立一个新的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直播电商研究院,以此为契机,汇聚人文社科专家和实业界精英的智慧,深入开展直播电商行业标准、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规划体系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着力建设新型、专业、特色智库,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为广州直播电商产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为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上,广州直播电商智库专家赵圆圆、张志安,与来自新华社、中山大学、广州大学、新华社、直播电商MCN机构的多位嘉宾分别从广州直播电商发展现状、MCN机构运营管理、直播人才培养、产业品牌塑造等方面发表演讲和互动讨论。
主题发言
赵圆圆(广州直播电商智库专家)
主题:《直播电商现状及广州的机遇》
赵圆圆介绍了直播电商现状及广州的机遇。目前,国内直播电商平台形成了两大梯队:基于商品直播的淘宝、基于趣味内容直播的抖音和基于打赏直播的快手组成的第一梯队,由腾讯直播、B站直播和小红书直播组成的第二梯队。他认为,广州直播电商业态已经十分成熟,产业链比较完整,在“人货场”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面对现有的资源优势,广州要做好“人货场、仓配销、管培造、产学研”十二方面,抓住机遇打造“直播电商之都”。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广州直播电商智库专家)
主题:《平台媒体的发展和直播的机遇》
张志安教授提出要率先解决行业基础建设的问题,广州可从多方面入手:率先建立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树立行业标准;通过普及直播电商的人才培训,为市场提供人才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度和职业化;加大土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大力孵化MCN机构;在鼓励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和引导。他建议,政府部门要帮助直播电商行业相关各方适应新规则,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加快孵化培育本地平台。
栾春晖(闹客邦创始人,独立商业观察者)
主题:《直播电商:千年商都焕新术》
栾春晖认为,直播电商的本质就是内容电商,是消费者内容消费升级的结果,由消费者、媒体和电商平台三要素构成。直播电商也是实现沟通品牌创新的最好手段,将加速C2M定制模式实现。直播电商的发展需要实现“店播”常态化,广州要抓住直播电商趋势,加速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千年商都传统线下导购场景、贸易场景进行线上化升级,在C2M定制供应链等领域“出新出彩”。
王安宁(本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题:《MCN机构的数据化运营和商品管理》
王安宁作为一家美妆类直播营销机构的负责人,以自己4年面试1000多个主播,最终有所成就的只有50人的经历,阐明直播并非简单的事。他认为2020年直播电商MCN机构的生存发展不能再仅靠流量红利,而需要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化管理,对主播培养、产品招商、直播流程管控、粉丝流量转化等都要用数据化思维去分析评判,从而做出有效的决策和管理。
苏凡博(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系主任、副教授)
主题:《电商直播人才的培养路径》
苏凡博教授认为,直播人才的培养,高校不能缺席。目前高校没有直播电商专业,现实中的从业人员也大多不是科班出身。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高校专业人才的输送,这个行业将可能面临人才危机。因此他提出五点倡议,一是开设直达高校的云课堂,二是建立电商直播人才超市,三是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四是建立公益性网红学院,五是建立官方认证的人才培养基地。
张锰(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广东中心主任)
主题:《直播电商产业品牌塑造的思考》
张锰主任肯定了广州直播电商产业供应链的完备,他认为,电商直播起始在流量,成败在供应链。广州应该从商品品牌、行业品牌、城市品牌三个维度塑造电商直播之都的形象,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例如加大对MCN机构的扶持,与头部企业共同打造品牌直播活动,建立直播电商信用体系,加强全流域的监管等。
互动讨论
卢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卢锐教授认为,未来MSN机构的发展会取代个体的网红成为产业的主流。MSN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练好内功,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自己的品牌,还要有融资和抗风险能力。
杨继红(新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杨继红教授认为,主播颜值固然重要,但核心竞争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而播音主持专业刚好可以完善这方面能力。她建议可以考虑长期、中期、短期三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长期是高校设立网络主播专业和课程,中期是在成人教育、专升本渠道培养,短期则是通过训练营、培训班等形式来完成。
夏南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夏南新教授认为,广东的外贸经济全国排名第一,今年受疫情影响,广交会将首次在线上举办,与线上广交会配套的直播电商需求量非常大,要求非常高,广州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多语种的直播服务。他还提出广州打造电商直播之都要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站在全球视野发展这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