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汲取党史智慧,吹响奋斗号角——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2020班参观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发布人:罗悦

本文作者:EMBA2020班饶银苑(阿里巴巴集团) 。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历史都会永恒地存在着,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也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风雨兼程,有一种奋斗的力量叫“党旗飘扬的方向”,它是我们新时代党员、也是我们中大岭院人的奋斗指南!

——题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入党10周年的年头。恰逢党史学习之际,我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2020班的党员骨干们十几余人在班长孙长新的带领下参观了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中国共产党粤北省委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至1942年5月),中共广东省委根据抗日形势,将省委机关由广州迁到韶关:其中1939年12月迁到南雄瑶坑村;1940年7月迁到始兴红围;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南方局撤销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中共粤北省委和中共粤南省委,粤北省委仍驻红围;1941年春至1942年5月,为更好开展革命斗争,粤北省委由始兴红围迁到韶关五里亭广东韶关师范学校农场小院。据了解,这几处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分布于韶关市浈江区五里亭、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和南雄市瑶坑村的旧址,在中共南方局、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先后领导下,当时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枢。这是我省目前发现尚存的新中国成立前的省委旧址,是党领导广东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意义重大。

 

       当年的省委机关以办学校、经商等工作为掩护,隐蔽在粤北地区开展抗日战争,并与国民党派发动的高潮作斗争。八一村和瑶坑村的人民群众热心帮助党组织,并为掩护党员同志作出了重大牺牲。位于八一村的奠安围是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办公和居住所。这座客家方形围楼原高5层,每层1008平方米,围楼内部的木结构、楼板、隔扇等全部被侵华日军野蛮烧毁,只剩下一圈残垣断壁。在瑶坑村,历史亲历者痛诉侵华日军为清剿党员而每天残害十余村民的暴行,令人动容。

 

        抗战期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时至今日,当地人民群众仍然自发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旧址和革命文物。八一村村民利用村内小学内教学楼的二楼教室,开辟了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村级展览馆,收集陈列了可观的革命文物和资料,还编制了数期历史资料。瑶坑村的村民小心保护革命碑记和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办公用房及遗址,热心为文物行政部门提供革命先烈珍贵的历史照片等材料、信息。

 

 

        2009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修复“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旧址”。韶关市政府即对三个旧址进行修缮,并在五里亭旧址旁新建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现三个旧址已于2010年5月被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列馆为两层结构客家民俗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陈列包括四个部分:中共广东省委的重建、中共广东省委北迁与粤北省委的建立、杰出的历史功绩、应对粤北事件迎接抗战胜利。省委机关五里亭旧址和历史陈列馆被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

 

        我们一行人怀着庄重的心情走入了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看到了一系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视频,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炮火硝烟的战场气氛,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崛起所做的不懈努力,用他们的鲜血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在缅怀先烈之余更应该学会感恩,如果不是他们哪里会有我们的安定生活呢?

 

        因此,我们应该向纪念馆里所说的那样: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就是为了面向未来,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再现时代风采,再建历史新功。我们要珍惜眼前,用同样的精神为社会做贡献。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参观完省委历史纪念馆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部队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盛世年华里,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研究生,我们一来不忘初心、铭记历史,从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来我们更好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都是各个行业优秀的代表,更是各个行业推动发展牢固基业的坚强螺丝钉。立足于平凡,不甘于平凡。我们要运用我们专业的综合管理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我们社会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大向强,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把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民族的向往和亿万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让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之中,让我们每一个人能够书写人类历史上那一篇激动人心的发展章节。

 

        热血与战火,赤诚与英勇,如泣如诉,如歌如诗,要弘扬于世,更要珍藏在心。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

 

        一百年仅仅是时代的开端,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让我们觉得实现中国梦是如此的近,这是最好的时代!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千帆竞发的时刻,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一定挑起时代的大梁,肩负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编辑:向燕、罗悦

审核:漆剑

审核发布:邬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