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P同学会丨岭南智库 · 智干货:产业资本化驱动下如何打造2.0版本的股权激励方案?
EDP同学会
前 言:
股权激励是企业战略落地的发动机,产业资本化驱动下如何打造2.0版本的股权激励方案呢?
上周六(6月22日),岭南智库人力资源专委会蔡潮军专家,为大家讲解了股权激励1.0版本存在的问题以及从1.0到2.0的转变,揭秘了股权激励2.0时代最新的在线管理方式--www.linkkap.com。
接下来到场嘉宾与专家的互动也是全程金句爆出,热点不断,下面我们来全程回顾一下精彩瞬间吧~

part.1 专家分享
打造2.0版本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与落地

人力资源专委会执行组长蔡潮军
股权激励1.0有比较多的问题
1.重感觉,轻数据;2.重分配,轻激励;3.重进入,轻退出;4.重隐秘 轻透明。授予股权激励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一次性授予。
股权激励1.0到2.0的转变
从过去的暗谋到今天的阳谋,从过去的全线下人工操作,到线上智能化转变。
股权激励2.0时代:1、数字驱动,动态激励,规划退出,信任透明。2、强调量化评估,分批授予,注重退出机制,注重公开透明。
股权激励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是一种心理暗示。股权激励不仅仅是一种方案,而是真正让员工感受到激励的过程。
股权激励2.0版本案例分享
企业背景:一个10人以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
需求:需要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保证控制权,激励和吸引人才,让员工感受价值
设计方案:1.通过有限合伙持股平台保证创始人控制权;
2.将员工与高管放到不同持股平台,避免比较;
3.预留投资方持股平台;
4.老员工发受限股,新员工发期权。期权就像蛋糕卷,现在不用出钱,未来等到员工认可公司也有能力购买时再购买股权。
5.实现动态持续激励,使用专业数据库,帮助客户做一个比对,动态授予;
6.股权激励授予仪式,提升仪式感;
7.使用可视化的股权激励管理工具。
part.2 专家互动
活动当天近10位专家参与其中,各自在其专业领域分享答疑,参与智友们都大呼痛快。小编摘录了部分专家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我们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股权要激励值得的人。
——蔡潮军(人力资源专委会执行组长)

靠脑袋,靠思维来的,要搞股权,像不动产,你躺着赚钱,就不需要搞股权,股权是江山,股权必须要守住。
——刘怀玉(法律专委会组长)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之前,一定要做调研和缓冲。不要和一个女孩子直接表白,去找一个第三方,做一个缓冲,这方面蔡潮军专家是专业的。
——朱国栋(人力资源专委会委员)
part.3 互动答疑
Q1:老员工虽然以前有付出又勤勤恳恳,但是陷入在以前的模块,对以后的新业务发展没有推动。想问对于这样的老员工有必要提出股权激励吗?
A:对于这样的老员工可以先做一年分红权激励,被激励的高管,业绩倍增之后,可以55份,再考虑翻2倍,翻3倍。效果好可以继续。再定用什么方式定考核,达到什么业绩定什么激励方式。


现场互动答疑

Q2:现在有一个公司小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每年会拿到股份 做满3年就能对现 ,现在这个小股东拿到股份,工作热情减退很严重,满足现有收入。这个人该怎么处理,股份怎么办?
A:因为这个小股东是技术性人才,即是股东又是核心技术员工,难以替代。考虑他的发展路径,有两条发展线,管理线和专业线,这样的人就引导他走专业路线。
对于这种人,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去激励,外界的钱和荣誉没有意义,现有基础上把他用好就可以了,让他在专业方面发挥最大价值。
Q3:我们行业流动性强,中层人员都比较年轻,希望中层固化。不希望人才2-3年培养出来以后以后,学到技能就把技能带走了。像这种情况做股权激励有没有意义?
A:激励有很多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不发实股。员工看得到企业发展,每年拿得到分红的话,其实是有期望的。因为员工看中分红,而不是增值收益,实施激励的话,可以从分红权角度,从期股到实股,留好接口,以后可以虚转实。
由于篇幅及活动记录等问题,并未摘录全部专家观点。以下岭南智库各专委会专家也对此次活动有贡献:李乐,李晓冬,陈帼斌,郝静,刘昱含等来自法律和HR专委会的委员们协助答疑;营销专委会陈炯提供场地茶水等,在此一并感谢。
part.4 总结发言

活动最后,EDP同学会副会长、岭南智库核心创办人刘新玲女士讲到:“感谢各位专家的分享,也感谢各位智友的互动参与。我们还有更多精彩互动内容,期待各位来到现场与专家互动,看专家将问题层层拆解,步步打通。在岭南智库,我们有人力资源、法律、财税、市场营销等各领域的专家团队,以及新成立了创业家私董会,可以从各个层面为您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