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第一届(2022)本科生暑期学术训练营活动系列报道一:启动仪式&首场讲座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本次训练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程共七天,主要面向学院2019级、2020级本科生,同时也开放给学院硕博生及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学院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江艇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王子副教授、两位优秀校友:北京师范大学张勋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黄阳光助理教授、7位本院教师等给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打开创新的研究思路,学习系统的研究方法,提升参与科研的能力。

活动主会场 

线上分会场

        2022年7月7日上午9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第一届本科生暑期学术训练营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于岭南学院MBA大楼M201顺利召开。

       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出席并发表了活动致辞,他首先对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地欢迎,而后表示学院将全面推进本科生早进团队、早进项目、早进教研室,鼓励同学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会议由岭南学院刘彦初副院长与本科项目主任李兵副教授主持,共约3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线下近30人;线上约310余人)。

李善民院长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

刘彦初副院长主持会议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林建浩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以科研训练推动'三力'培养”的专题讲座。林建浩教授以“什么样的人可以引领未来”为切入点,指出只有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强大的思想力与有效的行动力,才具备引领未来的能力。

林建浩教授讲座

        随后,围绕“如何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林教授在分享中提出,这需要激发院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他指出岭南学院的方案是以经济学专业教育为载体,拓展专业课程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维度,赋予其“思政+通识+科研”的综合育人功能,形成思政、通识、科研元素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的“1+3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思想力、行动力。

林建浩教授讲座

        最后,林教授进一步解释了“科研何以育人”,结合生动有趣且思辨严谨的学术案例,向同学们阐释了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不等同于教学,育人不必在课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更多在于人格塑造、思维方式以及意志力,需要不一样的育人手段。本科生科研训练不是单纯为了培养科研人才,而是将科研训练作为一种育人手段,提升学生面对未来挑战以至引领未来的基本能力。并且,经济学的专业教育和课堂教学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科研训练也是弥补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林建浩教授精彩讲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