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院第一届《中观经济学》师资培训研讨会顺利开幕
2021年8月23日,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举办的第一届《中观经济学》师资培训研讨会正式开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经济学科共40余名教授及科研人员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参会人员合影
研讨会开班仪式由岭南学院经济学系徐现祥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李善民副校长和岭南学院院长陆军教授分别致辞。李善民副校长表示,陈云贤教授创立的《中观经济学》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陈教授已在国内外出版了许多著作,在疫情常态化、临近开学的关键时期本次师资培训研讨会能线下如期举办非常不易,希望通过本次师资培训能为中观经济学这一新学科培养骨干,进一步推广该学科。
李善民副校长致辞
陆军院长提到,陈云贤教授在学界、商界、政界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见证了中国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功,陈教授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等,《中观经济学》为讲好中国故事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陆军院长致辞
徐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做开班仪式的总结:“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他提到《中观经济学》就是在这个时代产生的新理论,希望大家在为期五天的培训班中有所收获。
徐现祥教授发言
8月23日上午,陈云贤教授开始讲授第一讲《中观经济学导论》。通过对1991-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回顾,他提出,目前世界各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最大的难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观经济学名称的出现虽已有一定的时间,但却有新内涵:将区域政府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之一,来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后,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中观经济学的研究理论体系,并从中观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了区域政府的经济行为,提出中观经济学将结合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陈云贤教授在授课
第一讲课程结束后,参会学员分为四组,就本讲内容展开讨论。大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肯定了中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用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回答了中国问题,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药方。大家各抒己见,为中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群策群力。
学员分组讨论及分享
8月23日下午, 陈云贤教授讲授第二讲《资源生成与三类资源界定》。
陈云贤教授在授课
课程回顾了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经历、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的贡献与缺陷,以此引出中观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资源生成理论。该理论首先对资源生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将生成性资源分为原生性资源、次生性资源和逆生性资源三类。接着从资源生成的角度出发,将资源分为了可经营性资源、准经营性资源和非经营性资源三类,并详细讲述了准经营性资源的转换目标与规则。最后,学员根据本讲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分享交流。
学员分享
此次《中观经济学》师资培训研讨会反响热烈,报名人数近百名,课程共持续五天,接下来预计在11月进一步举办《中观经济学》研讨会,以巩固本次课程学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