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融高管系列讲座⑥:证券研究介绍及职业规划发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3月28日晚,广证恒生研究所的袁季先生应邀做客我院金融高管系列讲座,给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研究思维十条”的分享。岭南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戴芸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主持人戴芸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袁季先生在证券研究行业的职业背景,并对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袁季先生介绍了他对证券研究的体会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建议,启发同学们为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深刻的思考。

       首先,袁季先生在导语部分介绍了有效学习的重要性,有效学习是充沛学习动力、正确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合成。关于学习习惯,他认为不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习惯的惯性力量是一样惊人的;坏习惯比好习惯容易养成,所以,建立好习惯不要着急,循序渐进;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决定性的力量是自己;研究思维十条,建立的是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不是思维定式。

袁季先生演讲

       接着,袁季先生为同学们逐一讲解了“研究思维十条”。

       第一条是“目的、完美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没有目的(目标),就无所谓成功;对时效的要求高于完美,世界上并无完美,只有相对完美,因此证券研究要避免拖延症;完美就是在别人止步的位置向前一步。

       第二条是“树立周期思维”。资本和产业的第一定律都是周期律;要区分短、中、长三个不同周期看世界;长期由中短期组成,长期矛盾决定中短期矛盾;以史为鉴时,避免落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本质及可比性才是关键。最后,袁季先生介绍了“过去+变化=现在+变化=未来”的公式。

       第三条是“培养上上品味”。研究企业,应从最优秀和最具潜质的企业开始,看多了“坏”公司,就和吃多垃圾食品一样,会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

       第四条是“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当然不例外。对证券研究而言,前瞻方面要抓趋势拐点;机会方面要抓主航道。证券研究不做前瞻的话,没有任何意义。前瞻,是识别趋势,尤其是趋势的拐点。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价值和识别风险,而不是差异化,所以,必须抓住主航道,实现最大价值。

       第五条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找到“巨人”(包括研究界、产业界、投资界等,现在和历史上的);学习范文和理论,从形到神,从中学习研究方法,更要提炼研究体系和框架,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和深化自己的认知。

       第六条是“构建自己的能力圈”。首先是“圈地”,如果没有能力圈,就如同没有根据地的流寇。

       第七条是“简单的美和力量”。简单最美,体现在研报,就是结构清晰简单,一份报告尽量就讲一个逻辑,贯彻始末。

       第八条是“产业链思维”。每个产业链都是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孤立地看公司和行业,容易出现错判。优秀的研究员理当成为产业链和资本圈的桥梁,服务实体,创造价值。

       第九条是“比较思维”,包括标杆比较、海外比较和跨领域(行业、模式)比较。

       第十条是“立体思维”。研究报告的立体思维意味着要有全局思维,有全局才有重点。

袁季先生演讲

       介绍完十条研究思维后,袁季先生继续为同学们介绍了证券研究行业规划方法论。他说道,人生,不是去规划,就是被规划,没有第三条路。因此克服常见的规划问题,找到正确的规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他介绍了有效规划的五要素:有挑战、合理且量化的目标(成就);有阶段性的节点(持续);有时间约束(效率);有弹性统筹(动态);有导师引导(保障)。

袁季先生与同学互动

       在互动环节,袁季先生与同学们就职业发展路径、职业发展必备的素养、企业管理、行业知识积累、研究思维的侧重与践行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同学们。本学期第六次金融高管系列讲座在愉快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