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选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年5月8日下午,由岭南学院和中观经济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省级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选题研讨会”在岭南堂三楼讲学厅顺利召开。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陈云贤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及相关学科的师生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梁琦教授及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梁平汉教授出席共同探讨。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教授主持会议。
李善民副校长感谢与会教师对研讨会的支持。“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研究”是岭南学院“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中1+N学科建设方向中的“1”,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及社会重大问题上,积极探讨经济学者该如何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来思考一些有意义的真选题,从而推进学科群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掌握学科话语权。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陈云贤教授给大家分享介绍经济问题选题方向,陈教授在学界、商界、政界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成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有很深入的思考。
陈云贤教授作分享报告
陈云贤教授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中提出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提到的六个坚持,作为研究背景及选题方向的参考,接着介绍了几位经济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需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包含六个方面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六大”思维方法等。陈教授认为,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应把问题导向作为基本准则。
随后,陈教授介绍了中观经济学科的主要内涵及发展。中观经济学这一新学科主要聚焦与破解“政府与市场”关系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围绕两者间的关系,学科已对此进行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创新,并形成了资源生成与区域三类资源界定、政府超前引领、政府双重属性、区域政府“三类九要素”竞争、市场竞争双重主体、成熟市场经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经济增长新引擎等理论。中观经济学除了在国内生根发芽之外,在英国、德国、美国均已出版了系列的著作。
陈云贤教授作分享报告
围绕中观经济学角度,陈教授列举了一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待深化及研究的课题方向,主要包括:区域政府、财政收入弹性系数、准经营性资源转换率、不同阶段最优财政支出结构、DRP模型与评估机制、四阶段区域政府竞争指标函数测定、超前引领的科学性测度与绩效评价体系、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潜在经济增长率模型的设置与确立及政府供给侧“三套马车”测评等。围绕“资源生成”理论、“区域政府竞争与合作”、“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这三个理论,陈教授也列举了一些未来可以深化研究的课题。
陈云贤教授作分享报告
陈云贤教授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考脉络清晰,真知灼见,与会老师们深受启发。大家围绕陈教授提出的选题方向展开讨论并发表各自见解。经济学研究领域细分不同,研究思路有共通之处,中观经济学立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形成的相关理论今后一定会为中国经济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师们纷纷表态,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参与研究。
参会人员合影
李善民副校长在总结发言时提到,陈教授的报告给大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中观经济学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我们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今后在研究新时代中国经济问题时如何将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结合一起,做到真正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实际,立足社会现实,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一起努力。
本次研讨会既是岭南学院围绕“十四五”学科建设的1+N进行的选题研讨会,也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中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实验室”获批以来举办的首次选题会议,未来岭南学院会继续举办相关研讨会,共同努力将岭南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研究基地,将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一流的的新文科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