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前沿文献精读”第一期workshop顺利举办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22年5月9日晚,由岭南学院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组织的第一期“国际经济学前沿文献精读”Workshop在岭南堂顺利举办。主讲嘉宾为中国人民大学的王俊力博士,分享主题为“细粒度比较优势(Granular Comparative Advantage)”。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鲁晓东教授主持,教研室副主任李兵副教授、占超群助理教授、杭静助理教授及岭院本硕博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Workshop采用线上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吸引了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学生参加。

王俊力博士作分享报告

        占超群助理教授先为在座师生介绍了王俊力博士的研究经历及方向,随后王博士开始介绍其研究背景:大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出口大部分是由少数大公司完成的,这些大公司在目的地市场享有巨大的市场影响力。这些大公司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如芬兰的诺基亚公司深刻地改变了其国家的专业化和出口强度。大公司的优势也反映在贸易和产业政策上,这些政策往往过于狭隘,以至于它们似乎是为个别公司而不是行业量身定做的。

        文章将特定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共同特征(如特定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可用性)与单个“颗粒”企业及其特定技能和管理人才在塑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方面所起的作用分离开来。如任何一家这样的公司消失,一个国家的出口立场将明显改变。如颗粒力(granular forces)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贸易模式,那么人们可以预期,某一特定行业中少数大公司的存在与该行业的总出口强度正相关。转向法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他们确定了国内企业规模异常庞大的行业,并利用这一指标预测该行业同期的出口态势及其未来演变。

        会议研讨过程氛围活跃、内容充实。与会师生针对分享主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建议,并展开激烈讨论,大家在分享和讨论中深受启发,收益颇丰。

        本次分享的文章作者之一Oleg Itskhoki是2022年克拉克奖获得者。克拉克奖是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给40岁以下青年经济学者的奖项,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奖”。其获奖成果为:Cecile Gaubert & Oleg Itskhoki, 2021. "Granular Compara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29(3), pages 871-939. http://doi.org/10.1086/712444

 

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简介

        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教研室成立于2022年1月,致力于发展成为岭南学院经济学科特色方向,主要开展与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对内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提供国家战略政策支持。

        教研室现有成员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2人,博士后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具有海外访学及进修经历。教研室成员的研究领域涵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国际投资、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数字经济等。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国家自科、教育部及省重点项目,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英文顶级期刊,部分成员同时兼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转型与经济开放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务。